58%受访者曾堕网购陷阱 多涉货不对办有瑕疵 民建联倡制定法规保障消费者

2024-06-24 19:06

网购近年成为不少港人的最爱。
网购近年成为不少港人的最爱。

港人消费模式改变,网购近年成为不少市民的最爱,但亦衍生出各种网购陷阱问题,消委会去年便收到超过1.3万宗网购相关投诉。民建联就此作出调查,发现内地网购平台是港人最爱,58.4%受访者表示最常使用内地网购平台,主要原因有价廉物美,商品选择种类较多及便利送货服务等。但亦同样有58.7%受访者曾有不偷快的网购经验,最多是货不对办、货品有瑕疵,民建联建议应就网上消费行爲制定专门法规,可以更好地规管个体户,电子贸易公司和商号。

58.4%受访者最常使用内地网购平台  58.7%曾有不愉快网购经验

根据调查结果,58.4%受访者最常使用内地的网购平台,而光顾本地网购平台则占35.1%。62.3%的消费者每月网购开支在500元以下,最多每月网购一次者占34.8%。可见受访者在疫情后仍然会继续网上购物,并主要选择价格较本地便宜,运费更低的内地网购平台。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认为政府应制定法规保障消费者,规管内容建议涵盖三个网购阶段,即售前、销售及售后。调查结果显示不愉快的网购经验有上升趋势,58.7%受访者曾有不愉快的网购经验,最多是货不对办,占42.1%,货品有瑕疵占31%,假货则占6.3%。

民建联调查发现,内地网购平台成港人最爱,58.4%受访者表示最常使用内地网购平台。
民建联调查发现,内地网购平台成港人最爱,58.4%受访者表示最常使用内地网购平台。
58.7%受访者曾有不愉快的网购经验。
58.7%受访者曾有不愉快的网购经验。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认为应制定法规保障消费者,规管内容建议涵盖三个网购阶段,即售前、销售及售后。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认为应制定法规保障消费者,规管内容建议涵盖三个网购阶段,即售前、销售及售后。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建议海关及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网上巡查和执法,向市民宣传例如善用「防骗视伏器」等。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建议海关及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网上巡查和执法,向市民宣传例如善用「防骗视伏器」等。

他续指,特区政府应再进一步宣传跨境消费投诉平台,建议海关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网上巡查和执法,向市民宣传例如善用「防骗视伏器」、令更多市民知道可透过香港消委会协助处理投诉个案。至于57.4%受访者表示没有听过「转数快」推出高危警示功能,他建议加强宣传「防骗贴士」,有助减低市民掉进网购陷阱。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