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新世代系列︱中西医病历非全通 西医忧合璧添医疗责任 中医冀阅化验报告

2024-05-28 07:30

中医药新世代系列︱中西医病历非全通 西医忧合璧添医疗责任 中医冀阅化验报告
中医药新世代系列︱中西医病历非全通 西医忧合璧添医疗责任 中医冀阅化验报告

随中医治疗现代化,港人更为接受「中西合璧」,尤其癌症患者更惯于同步向中医及西医求诊。不过,中西医的临床医疗记录系统现时未完全互通,或增治疗风险。有注册中医师向《星岛》表示,虽然中医可使用「医健通」,惟能取阅的西医报告有限,要靠病人主动披露所服西药、血液化验等结果,冀医衞局可尽快打通。然而不乏西医对「病历全通」有保留,有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形容大部分人的中医知识是「门外汉」程度,担心「互看病历」或使西医承担额外的医疗责任,包括是否及时察觉病人「撞药」。

中西医的临床医疗记录系统现时未完全互通。资料图片
中西医的临床医疗记录系统现时未完全互通。资料图片
中西医的临床医疗记录系统现时未完全互通。资料图片
中西医的临床医疗记录系统现时未完全互通。资料图片
中医可使用「医健通」,惟能取阅的西医报告有限。资料图片
中医可使用「医健通」,惟能取阅的西医报告有限。资料图片
中医目前要靠病人主动披露所服西药、血液化验等结果。
中医目前要靠病人主动披露所服西药、血液化验等结果。
癌症患者更惯于同步向中医及西医求诊。资料图片
癌症患者更惯于同步向中医及西医求诊。资料图片

中医叹HA Go病历报告上传慢

港人医疗记录主要储存在西医主导的「医健通」平台,截至今年2月底,该平台登记用户已达600万人。为便利中医药业界,「医健通」在2022年3月起支援上载及互通中医药资料,包括中医诊断、中医疗法、中药处方、中药配发、预约、敏感及中药不良反应纪录。不过,参与中医师虽能在获取病人同意后,取览系统内其他中医师上载的完整电子病历,惟在查阅患者于西医就诊纪录时,却仅能看到西医上载的预约、防疫接种、过敏或药物不良反应资料,令中医难掌握病人完整治疗情况。

注册中医师黄韵婷指,正跟进约1,900名癌症病人情况,虽然诊所同时开通「医健通」及「医承通」,惟仍要靠病人主动披露正服用西药、病理报告等,「如病人要自行从医管局的HA Go中的化验报告截图,并授权给我看。」她叹道,癌症病情能在2、3周内急速转变,惟HA Go病历报告一般在检查后数周始上传,「考虑到病人安全,有时候会直接写信予公院,冀尽快索取报告副本。」

幸中医师能查阅「医健通」中,病人接受化疗或外科手术日期,黄韵婷指有助配合调整方案,「如安排病人于手术前3日停止服用中药,以免产生凝血问题。」惟她期望能进一步打通中西医临床纪录,尤其是血液检查等化验报告,以及X光、电脑断层扫描(CT)、磁力共振扫描(MRI)等影像报告,「最起码应有文字报告。」

为便利中医药业界,「医健通」在2022年3月起支援上载及互通中医药资料。资料图片
为便利中医药业界,「医健通」在2022年3月起支援上载及互通中医药资料。资料图片
中医师黄韵婷正跟进约1,900名癌症病人情况。何健勇摄
中医师黄韵婷正跟进约1,900名癌症病人情况。何健勇摄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李宇聪坦言,西医基础培训甚少涉及中医药知识。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李宇聪坦言,西医基础培训甚少涉及中医药知识。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梁广泉表示,手上近九成病人同时看中医,认同中西医临床资料互通可促进沟通。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梁广泉表示,手上近九成病人同时看中医,认同中西医临床资料互通可促进沟通。

「大部分西医不想看到中医师处方」

不过「病历全通」或有额外医疗责任及法律风险。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李宇聪指,跟进病人中约两成同时看中医,同意扩展中医权限,以查看西医开药资料,惟他坦言「大部分西医不想看到中医师处方。」李解释,西医基础培训甚少涉及中医药知识,「若中西医病历完全互通,而西医在看到中医处方后未察觉个中问题,病人在治疗时出现不明副作用,或会遭指控疏忽。」

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梁广泉则指,手上近九成病人同时看中医,认同中西医临床资料互通可促进沟通,「因部分中药或影响血球生成、肝功能等指标,现时也会定期为病人抽血检查,并了解他们正服用的中药药效,以免影响西药疗效。」

黄韵婷认同中西医临床资料互通后,「有权利就会有责任」,倡医衞局应对中医用语、处方及中药质量作出严格规管,以便西医放心共享病历。同时西药进步很快,或每隔5年便有一款新药,中医师亦需有足够西药知识,若不掌握无疑增「撞药」风险,或损病人肝肾功能,「中医师若错误理解西医诊断报告,也会耽误治疗,这也是不能允许的。」

衞生署回覆《星岛》查询时指,过去5年衞生署药物办公室接获的药品不良反应呈报中,没有涉及同时服用中成药的个案。

医衞局回覆指,就中医药专业与其他医护专业进一步扩大互通资料范围上,具体取决于中医药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相关医护专业在基层医疗、医院层面等合作;局方会密切留意相关讨论,包括中医业界取阅有关纪录衍生的专业及法律责任上的考量,及公众对中医师取览「医健通」健康纪录的意见。

记者:萧博禧

---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