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私营医疗机构试行「互通」 半数私家诊所「单头」医生日后可受惠

2024-04-08 00:15

专访│私营医疗机构试行「互通」 半数私家诊所医生日后上传数据可受惠
专访│私营医疗机构试行「互通」 半数私家诊所医生日后上传数据可受惠

 为解决数据上传问题,医衞局在去年与卓健医疗合作建立互通。在获得病人授权后,卓健系统便会每晩自动打包当日的数据上载至医健通。卓健医疗执行医务总监周一指,现有约10%病人授权,医生只需「揿一个掣」便能取得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减轻行政负担,看诊时会更畅顺。医务衞生局副秘书长许泽森指,卓健所用系统也是巿场上较主流平台,「故解决与卓健的对接,可望惠及约一半『单头』医生便捷上传数据。」

包括处方药物接种纪录

卓健医疗执行医务总监周一表示,首阶段对接研发耗时约9个月,「但首次成功完成上载仅花4个月。」目前,系统可上传数项对病人最重要的数据,包括曾到访的医疗机构、医生处方药物、疫苗接种纪录、敏感或药物不良反应等,下阶段会研究将X光、电脑断层扫描(CT)等报告互通。

医管局资讯科技及医疗信息部主管张毅翔(左),及医务衞生局副秘书长许泽森(右)指,期望透过「医健通+」助巿民更好掌握个人医疗纪录。脱芷晴摄
医管局资讯科技及医疗信息部主管张毅翔(左),及医务衞生局副秘书长许泽森(右)指,期望透过「医健通+」助巿民更好掌握个人医疗纪录。脱芷晴摄
医务衞生局副秘书长许泽森指,「医健通+」有九大核心功能会逐步推出,包括预约、转介及药物纪录等。脱芷晴摄
医务衞生局副秘书长许泽森指,「医健通+」有九大核心功能会逐步推出,包括预约、转介及药物纪录等。脱芷晴摄
现有近600万港人已登记为医健通用户。资料图片
现有近600万港人已登记为医健通用户。资料图片
现有近600万港人已登记为医健通用户。资料图片
现有近600万港人已登记为医健通用户。资料图片
政府拟在今年底至明年初修例,日后巿民只要同意加入医健通,即等同自动授权上传病历。
政府拟在今年底至明年初修例,日后巿民只要同意加入医健通,即等同自动授权上传病历。
卓健医疗执行医务总监周一表示,与医健通互通后可获得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减省不少行政负担。萧博禧摄
卓健医疗执行医务总监周一表示,与医健通互通后可获得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减省不少行政负担。萧博禧摄
卓健医疗执行医务总监周一表示,与医健通互通后可获得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减省不少行政负担。萧博禧摄
卓健医疗执行医务总监周一表示,与医健通互通后可获得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减省不少行政负担。萧博禧摄

格式上差异逐步可融合

周一续指,医健通有「标准数据」格式,需靠资讯科技人员及药剂师协助处理,「如药物的名称、配方、剂量、服用次数及方式等,均要用特定格式纪录。」对独立诊所医生资源较少会否难以跟随,周一认为,视乎其所用的纪录系统是否支援,「若是手写排版,就谈不上(用医健通)。」但他相信,随更多医疗集团与医健通建立互通,格式上的差异会逐渐变得容易处理。另已培训前綫员工,在病人查询时作出协助,「现时仍是等病人问如何授权上传,我们再教他们做。」

卓健平台巿场占比较大

许泽森补充,「手写排版」的医生已是非常少数,且卓健所用平台系统在巿场上占比大,有不少「单头」医生采用,故先导计划成果可望惠及其他服务提供者。他续指,对接的目标是令医生只需「输入一次」,便可上传数据至自身平台及医健通,上传数据包括能辨认病人身份的个人资料、药物纪录、药物敏感、到诊及转介纪录,治疗相关的检查及影像资料等,「这些是医生平日诊断时,也一定会有的纪录,不会多做数据工作。」

对项目投入成本,周一表示,过程中有聘请员工,亦有投放资源提升数据管理及保安,但未有透露具体金额。许泽森笑言私人巿场心态是「急过政府」,相信有明确模式建立对接后,巿场反应会很快。

记者:脱芷晴、萧博禧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