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前瞻|港生育不友善 林琳促推半职工作 因政治不生育「认知有问题」

2023-10-18 07:00

施政报告前瞻︱香港「生育不友善」 林琳:政策有年龄断层 促鼓励年轻女性及早规划
施政报告前瞻︱香港「生育不友善」 林琳:政策有年龄断层 促鼓励年轻女性及早规划

鼓励生育成为今年《施政报告》的迫切议题,今年6月刚为人母、民建联立法会议员林琳带同儿子接受《星岛》专访,她直指现时香港「生育不友善」,希望政府带头推动半职工作或弹性上班安排、企业在公司内提供托儿服务等。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婚龄与事业搏杀期重叠 指政府应提供有利环境

访问进行前,林琳正忙于为爱子「波波」换尿片和喂奶,不时要哄他睡觉,开始时间数度延迟。这大概是香港新手爸妈的写照:都市生活节奏忙碌,似乎难再容纳多一个初生婴儿加入,亦有部分人担心人生规划打乱,乾脆放弃生育。

林琳早在2018年结婚前已决定要生育,在现代香港可能是少数。她坦言「没可能长期靠外来人口支持社会」,但港人生育考虑因素多,不再像上一代「天生天养」:「20、30岁适婚年龄,正好是事业搏杀期,找到可靠的人结婚已经不易,何况要生小孩?到底小孩出生后,我可以提供什么成长环境?」

政府过去表示不应「干预」市民生育意愿,林琳认为不是「介入」而是「扶持」,「市民没地方住,政府派公屋让他们住,难度又是『介入』别人家庭计划?」林琳指,鼓励市民生育要从整体社会环境做起,香港现时明显是「生育不友善」社会,急需改变。

林琳建议政府带头,推动家庭友善的工作安排,如半职工作等。(资料图片)
林琳建议政府带头,推动家庭友善的工作安排,如半职工作等。(资料图片)

促推半职工作、检视学校收生

林琳举例指,香港职场上较少有半职或弹性上班的安排,公司设施又未必能配合喂人奶的妈妈,政府应有角色:「可以先带头,然后再推动私人企业在公司内提供托儿服务。或是让女性生育后仍可半职工作。帮补家计之馀,也不会与社会脱节嘛。」社会及教育文化亦需改变,她说部分人怀孕时已经要为孩子准备报读学校,太过夸张。她分享一位朋友的亲身经历:有学校老师告知因他的「排队筹号不够前」,认为他「诚意不够」,儿子只能报读下午校,认为教育局需检视学位和收生问题。

此外,林琳认为本港女性政策出现断层,「香港有青年政策、有妇女政策,没有中间」。她指20多岁的女性不会认为自己是「妇女」,但生育需要及早规划,举例政府可在母婴健康院增设服务,为20多岁的女性进行身体评估、婚前检查等。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林琳带同儿子「波波」接受访问。(苏正谦摄)

如不满「拨乱反正」后环境而却步 林琳:认知有问题

谈及香港人口政策,少不免会触及政治因素,特别是近年部分港人移民或不想生育。林琳表明,2019年的社会环境绝对不正常,不适合教养小朋友:「当时甚至有家长带小朋友到冲突前线,这根本是疏忽照顾儿童。」她指「拨乱反正」后的香港,可能在政治上不合部分人心意,但这才是正常安全环境:「香港是否真的那么『唔住得人』,绝对不是!普通人醉倒街头,第二天醒来都极大机会安然无事,在欧美国家肯定不可能。」

林琳指,若有人因为不想孩子读书压力大、生活节奏忙而却步,可以理解,但若单纯因为近几年政治因素而觉得香港不适合生育,「那他们的认知真的很有问题。」

谈了接近一小时,「波波」睡醒,随即哭个不停,林琳笑指:「工人抱无用,要我自己氹先得。」简单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与记者匆匆道别,继续凑仔。

记者:林剑

---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