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营养师膳食指引: 肝癌患者严控蛋白质饮食

2021-08-18 17:08

养和医院营养部统筹主任高级营养师余思行(小图)。星岛日报
养和医院营养部统筹主任高级营养师余思行(小图)。星岛日报

肝脏是消化系统重要器官,若患上肝癌,因消化功能受影响,或会出现血糖低、毒素未能分解而积聚过多等问题。网上关于肝癌患者专属饮食的热议众多,但存在不少谬误。当患者肝功能变差时,如误摄过多蛋白质,有可能引致突发性肝昏迷,严重时可致命。

肝脏是消化系统中重要器官,若患上肝癌,会对消化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养和医院营养部统筹主任、高级营养师余思行说:「肝脏其中一个主要功能是负责处理消化后的养分及分解毒素,然后排出体外。当肝脏出现问题,会削弱肝脏的排毒功能,毒素容易积聚体内,患者进食后无法有效吸收和运用食物的营养,出现反胃、胃口变差等问题,令体重下降,病人亦会容易变得疲累,同时亦会有黄疸等徵状。」

肝癌患者如果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一般会建议患者少食多餐,营养师会根据他们验血报告中的肝酵素、血蛋白等指数,了解病人的整体营养状况,为病人建议针对性的饮食调整方案。病情初期如果属营养不良,营养师或会建议病人进食相关的营养补充品,惟一旦患者的肝功能已严重下降,届时反而需要严控蛋白质摄取量。

到了肝癌后期,肝功能会开始变差,病人有需要控制蛋白质摄取量,以免令肝脏负荷变大,防止出现肝昏迷的情况。

余思行说:「肝功能开始变差后,血液中的阿摩尼亚(Ammonia)难以排走,如果再吸收大量蛋白质,会增加阿摩尼亚的产生,一旦过量积聚在体内,严重会造成肝昏迷的情况,所以当肝癌患者的肝功能开始变差,病人需要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取量。」

控制蛋白质摄取的方法,主要是控制鱼、肉等含蛋白质食物的每日进食量。营养师会视乎病情,为病人制定每日可进食分量,例如经计算后,病人每日可以摄取四十克蛋白质,即大约三至四両肉类,而且需要尽量选择瘦肉,避免进食肥肉。如果每日蛋白质可进食量不足以应付身体所需,病人有需要会进食含有支链胺基酸的营养补充剂,减轻肝脏负担之馀,使身体可直接吸收蛋白质来补充营养。

此外,患者要避免进食含防腐剂及化学添加物的加工食品,尽量选择新鲜食材。饮食清淡及少添加调味,以免因盐分摄取过多而导致有腹水或水肿等问题,同时必须避免饮酒。

肝脏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储存糖分供给身体能量,惟肝癌患者因这功能受影响,令血糖水平波幅甚大。

余思行解释:「肝癌病人的血糖水平波幅甚大,有机会因为肝脏无法储存糖分而令血糖变低,因此肝癌患者应确保不会因长时间没有进食而令血糖过低。」

她指出,一般会建议病人以少食多餐的原则摄取碳水化合物,每隔三至四小时进食至少半碗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白饭、各式粉面、面包,甚至是番薯或薯仔等。少食多餐的目的是确保身体中有足够糖分,维持血糖稳定,否则或会因糖分不足而容易疲累,甚至晕倒,特别是在晚上睡前应进食少量碳水化合物,以免入睡后因血糖过低而昏迷,构成生命危险。

如情况许可,肝癌患者可接受切除手术等方法以治疗肿瘤。完成治疗后,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肝脏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而重新调理肝脏的方法,与健康人士预防肝癌的方法相若。

余思行指出,最重要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令肝脏再受损,例如必须戒酒、保持健康体重,减少摄取动物脂肪,避免因为「脂肪肝」问题而导致肝硬化的风险提高,同时亦应多选吃含抗氧化物的食物。

除在饮食上着手,部分人或会选择服用保健品,欲强化肝脏功能。市面上有不少标榜可保护肝脏的营养补充品,究竟是否有效?余思行解释,部分肝脏保健品的成分包含肝内磷脂(Essential Phospholipids),它是一种可以维持肝脏细胞健康的物质,有助修复肝脏细胞,如肝癌患者或康复者有意选择服用,建议服食前先谘询医生意见,再研究是否适合使用。

养和医院营养部统筹主任高级营养师余思行

资料来源:星岛日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