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营养师教你食用海产防敏知识

2021-08-13 17:57

食用海产要注意防敏。资料图片
食用海产要注意防敏。资料图片

近日大家少不免会谈论注射疫苗的致敏风险,其实日常有不少饮食都可以令人体过敏,虾、龙虾、蟹、扇贝等正是不少人爱吃的海鲜,这些拥有坚硬外壳的海产属甲壳及贝类海产,能提供蛋白质及多种微量营养素,但部分人进食后或会出现过敏,亦有人担心其重金属或水银含量会超标。

富含奥米加三脂肪酸

甲壳类及贝类海鲜经常被混为一谈,但其实两者并不相同,甲壳类(Crustaceans)包括虾、蟹及龙虾等,而软体(Mollusks)或贝类(Shellfishes)则包括蚬、扇贝、蚝和青口等。

养和医院营养师柳慧欣说:「甲壳及贝类海鲜均可以提供丰富蛋白质,其热量较一般肉类低,脂肪含量亦较少。此外,亦含有丰富奥米加三脂肪酸,有助巩固免疫力、预防脑退化及降低心脏病风险。根据一个有超过一万八千人参与的内地研究指出,每星期进食二百克含奥米加三脂肪酸的贝类海鲜人士,较只进食少于五十克的人士,其死于心脏病的风险低百分之五十九。」

铁质、锌质、维他命B12

甲壳类及贝类海鲜亦含有多种微量营养素,柳慧欣说:「甲壳类及贝类海鲜含有丰富铁质,以一百克蚬肉为例,当中便含有约二十七点五毫克的铁质,比相同分量的牛肉多几倍,而青口、蚝、虾仁等海鲜亦含有不同程度的铁质量。此外,这些海鲜也能提供丰富的锌质和维他命B12,有助巩固免疫力和帮助儿童脑部发育。」

惟需要注意不少甲壳类及贝类海鲜同样含有高胆固醇,虽然食物来源的胆固醇对心血管影响的关系并不显著,但是部分油脂及饱和脂肪高,进食时也应留意分量,以免影响健康。

蟹膏、蟹黄 高油脂

在甲壳类海鲜中,蟹包括蟹肉外,亦有蟹膏、蟹黄,不少人更爱好进食这两部分。柳慧欣表示:「蟹膏其实是公蟹的精囊、精液和内脏集成的浓稠物,黄色的部分则是蟹的肝、胰脏,而母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则称为『蟹黄』。」

蟹黄含有蛋白质和磷脂,但是其油脂和胆固醇含量也相对较高,所以三高患者及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建议食用蟹黄,但可以少量食用蟹肉。

组织胺高易致过敏

部分人进食甲壳类及贝类海鲜后,有机会出现过敏反应。柳慧欣指出,主要原因是海鲜的组织胺较高,容易导致皮肤红肿和痕痒。此外,当中的蛋白质也是致敏原之一,所以进食前应注意。

她说:「除过敏问题外,甲壳类及贝类海鲜也有机会含重金属或水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建议,成人每次应只进食八十五至一百四十克海鲜,每星期最多两次,以免重金属或水银过多而积聚体内。此外,甲壳类及贝类海鲜属高普林食物,痛风及需要控制尿酸的患者亦要留意进食量。」

清洗乾净彻底煮熟

想要安全又健康地进食甲壳类及贝类海鲜,柳慧欣建议大家于进食前应先将海产清洗乾净,并彻底煮熟才进食,否则有机会导致腹泻、呕吐等肠胃问题。

「购买海鲜时,市民亦应该光顾信誉良好的商店,也需要留意海鲜的产地来源,以及食物标签,若果海鲜已经发出臭味,这表示海产有机会已经变坏,不适宜进食。至于在烹调前,建议应该先去除甲壳类海鲜的内脏、贝壳类食物的『裙边』,以确保安全食用。」柳慧欣称。

文:文乐轩 资料来源:星岛日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