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talk】雨季热天令足患感染率急增 医生教分清鸡眼及足疣

2021-07-30 15:53

不少人都会混淆鸡眼及足疣,实际上两者有很大分别。网图(示意图)
不少人都会混淆鸡眼及足疣,实际上两者有很大分别。网图(示意图)

雨季常穿雨靴易致脚汗,更易增帖足疣等病毒感染风险;凉鞋则易摩擦足部,常引鸡眼问题。不少人都把两者混淆,又误以为鸡眼可自行挑走或不药而愈,但事实是严重的鸡眼必须经医生治理。

除了穿高跟鞋,不少凉鞋及雨靴的设计,都会经常摩擦到双足某些受力的部位,时间一久,就易发现趾尾外侧表皮长茧,按下去有明显压痛感,以及形成整块黄白色的硬块,非常碍眼,开始时亦易令人误会是长了足疣,经过医生诊断后,才知道是「生鸡眼」。

皮肤科专科医生林嘉雯表示,鸡眼及足疣的外观相似,但成因不同,前者是脚部皮肤与鞋的摩擦所致,不会传染;疣则是病毒感染,可发生在脚底任何名脚趾位置。两者都会引起皮肤增厚,不过鸡眼仔细看是半透明状,中间有一小白点,但疣很多时反而会看到很多小黑点,这些小黑点是提供疣养分的血管;若不及早治疗,首先会影响外观,而且有机会传染到其他部位,愈长愈多,以及有机会传染给其他人,故更需要尽早求诊根治。

。鸡眼有软、硬之分

林嘉雯续指,鸡眼形成的原因,在于当皮肤持续遭受外在不当施力的压逼与摩擦,表皮为了保护皮肤的柔软组织,因而增生角质,造成角质化过程不完全或角质化异常。鸡眼的形状呈圆锥体,圆锥的底长在皮肤表面,锥头嵌入真皮中,压逼神经末梢,因此一旦受外力再挤压就会引起明显痛感。此外,鸡眼有软、硬之分,软型鸡眼通常发生在趾间,质地白色而湿软;硬型鸡眼则好发于小趾外侧、趾头背侧,质地乾而硬。

除了穿着某些鞋款如高跟鞋、尖头鞋、凉鞋及雨靴外,长时间需要站立工作及走路的人、糖尿病患者、长者都是鸡眼的高危一族。鸡眼的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平日穿着合适的鞋,例如鞋的尺码不要太紧,鞋底不要太硬,建议大家可以加鞋垫,以减少摩擦。林嘉雯指,若已形成了鸡眼,可以用水杨酸成分药水软化鸡眼角质,或用温水浸脚,软化鸡眼后用磨皮石轻轻磨走过厚的角质;而严重的鸡眼就要找医生处理,医生可能会用刀片刮平,或者利用冷冻治疗或手术去除鸡眼。

。自行处理大忌

坊间流传可以自己「挑鸡眼」,自行磨皮兼连根拔起「白色核心」,林嘉雯就强调这做法绝对不可取。她指出,鸡眼可以深入皮肤、最深一层更可能压逼至真皮层,如果不慎剪出血,容易剪伤旁边组织,器具不衞生,则会出现细菌感染,令鸡眼愈来愈严重。她表示,糖尿病患者长鸡眼,更加不宜轻举妄动,因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皮肤病变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高血糖导致糖尿病患者在出现皮肤破损后较常人而言不易于愈合。因此即使是很小的皮肤损伤,也容易导致伤口溃疡,一旦受病毒及细菌感染,随时可引致严重风险,甚至有可能需要清创或截肢,后果可大可小。

 

。洁护双足皮肤窍门

1. 足部摩擦受伤的地方,要小心护理,避免进一步产生水泡,因为水泡不停复发,容易诱使该处皮肤增生角质,造成更多损伤的风险。

2. 工作一整天或做完运动后,可以使用温热的水泡脚,增加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正常代谢。

3. 每天抹乳液在双足,有助于角质层代谢。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