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减少吸入污染物及预防疾病 勿依赖随身空气净化机

2020-09-15 10:00

消委会呼吁勿依赖随身空气净化机。unsplash图片
消委会呼吁勿依赖随身空气净化机。unsplash图片

随身负离子空气净化机样本在细小的密封空间内有一定程度的空气净化效果,但消委会呼吁消费者不应依赖这类产品来减少吸入污染物及预防疾病,原因有以下四点:

.容易出现二次污染
配备过滤器的家用空气净化机的净化原理一般都是将空气抽入机内进行过滤,将污染物吸附在机内的过滤器(filter)上,再把过滤后的空气排出。然而随身负离子空气净化机不设过滤器,其空气净化原理一般都是在空气中产生负离子从而令附近的污染物沉降或依附到物件表面。

这些沉降或依附在物件表面的污染物容易随空气流动而重返空气中,因而出现二次污染。此外,若这些污染物本身附有细菌或病毒,当依附到物件表面,例如桌面或衣物上,而用户触摸该物件后再触摸口、鼻或眼,或有可能因此受到感染。基于上述原因,样本在除菌及除PM2.5测试中所获的评分都受到局限。

.空气净化效果容易受环境影响
随身负离子空气净化机的净化过程在机外进行,而非像配备过滤器的家用空气净化机般将空气抽入机内进行过滤,所以一般而言空气净化效果会较容易受环境所影响。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理学教育助理教授陈钧杰表示,例如当有风时,风会将净化机产生的带电荷气体离子吹离用户,并大幅度稀释这些离子,令净化机减弱或丧失净化效果;再者周围的污染物亦能随风再飘回用户的面部,故此推测在户外使用将没有显著的空气净化效果。另外,有样本的说明书亦指产品的负离子产生量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负离子数量会经常变动。

.净化空气需时
消委会的空气净化测试在细小的密封测试舱内的静态环境下进行,样本操作期间,舱内没有持续释放污染物的源头,有利样本净化空气,惟测试结果显示,样本仍然未能迅速去除舱内绝大部分的污染物。在除菌测试中,即使表现最佳的样本仍然需时15分钟才能在细小的1.5立方米测试舱内达到约75%除菌率;该样本继续操作45分钟后(即操作长达1小时后),除菌率只能稍稍提高至约80%,此外,即使计及部分细菌在空气中自然消亡,依然未能彻底去除空气中的细菌,按检测得出的空气含菌量计算,样本在细小的密封测试舱内操作长达1小时后,仍有约15%的细菌飘浮于舱内空气中。

另外,样本于去除PM2.5的表现逊色,表现最佳的样本也需长达30分钟才在3立方米测试舱内达到约53% PM2.5去除率,而另有6款样本在操作30分钟后的PM2.5去除率更只介乎约2%至4%,净化效果强差人意;即使继续操作1.5小时(即操作长达2小时后),该6款样本的PM2.5去除率亦只稍稍提高至介乎约10%至14%。相比之下,正确佩戴口罩可即时发挥阻隔污染物的作用,因此消费者不应以随身负离子空气净化机取代口罩作为防疫装备。

.环境中可能有持续污染源
室外环境
样本操作期间,测试舱内没有持续释放污染物的源头,以检测样本能够从初始时的污染物浓度中去除多少污染物。但在实际环境下,污染物可以在周围的环境中持续释放,例如在室外身处马路旁边,汽车持续排放废气,又或身边有人吸烟,随身空气净化机的净化效果很可能不及测试中达致的净化效果。另外,由于空气净化机往往需要运作一定时间才达致空气净化的效果,当使用者行走时,随身空气净化机很可能在未及净化使用者身处位置的空气时,使用者已行走到另一个有污染物的位置,负离子的扩散及净化空气的速度都未必能追上使用者的步伐,因而减弱净化效果。

室内环境
至于在室内环境下,除非使用者身处无风、狭小而没有持续污染源的封闭空间,在没有明显活动让空气静止的静态环境下,使用净化能力相对较好的随身空气净化机一段时间,或许才会有较明显的空气净化效果,但此环境下却容易令净化机产生的臭氧积聚,可能会刺激呼吸系统;相反,若身处较大的室内空间,例如巴士或地铁车厢、商场或办公室等,由于污染物可能随空气流动而持续飘近用户,故净化效果很可能不及在测试中没有持续污染源下所达致的净化效果。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