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会发现个人医保藏魔鬼细节 黄凤娴:不熟悉条款惹索偿争议

2019-05-30 10:28

消委会发表个人医疗保险研究报告,左起:商营手法研究及消费者投诉审查小组主席邝祖盛,主席林定国,总干事黄凤娴。  资料图片
消委会发表个人医疗保险研究报告,左起:商营手法研究及消费者投诉审查小组主席邝祖盛,主席林定国,总干事黄凤娴。 资料图片

政府上月推出自愿医保计划,消委会研究发现市面的个人医疗保险存在3大问题,包括透明度不足、部份条款有魔鬼细节,例如未必承诺终身续保,以及医保索偿有不同限制等。消委会总干事黄凤娴指出,市面上保单就「医疗所需」、「预先疾病」、「合理收费」等定义含糊不清,她建议私人保险业界可参考外国,如英国、马来西亚,为相关主要个人医保条款作统一定义。

黄凤娴出席一个电台节目时表示,在医疗保险研究中,发现两大问题,包括消费者在购买个人医疗保险时,期望有落差,主要是因沟通不足或不了解条款等问题。另一问题,是医保产品的可持续性低,随年龄越增保障越少,未能减轻公营医疗压力。

她指,消委会就现时私人市场的个人医保计划提出14项建议,当中她认为最重要是统一重要合约条款的定义,她指出市面上就「医疗所需」、「预先疾病」、「合理收费」等定义含糊不清。

她举例指出,如关乎索偿成功与否的「医疗所需」条例,有条款会按该公司意见界定,但有些公司又听从医生的意见。她建议保险公司应该要采用客观写法,应统一合约条款的字眼定义,确保消费者有统一的理解,有助他们自行比较。

另外,她又举马来西亚作例,指当地的保险业界就重要合约条款有统一定义,英国甚至有法例订明有关细则,她说,香港最近推出的自愿医保计划,亦有就部分条款有统一定义,认为是例子可作参考。

黄凤娴说,研究发现香港人在购买个人医疗保险时,大多依靠中介或亲戚了解保险及填写相关资料,对当中条款不熟悉,容易引起索偿争议,建议消费者要看清条款和多作比较。她认为,加强消费者和中介人教育、提高更改保单条款的透明度、保单条款需以浅白文字书写等,有助加强消费者的保障。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