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美国通胀狂升 被逼要再降中国关税了

2022-05-05 08:09

拜登政府对华政策开始成形,并向中国展开围堵,央视驻美记者研判美国对华政策,从过去试图「改变中国内部」,逐步变成了试图「改变中国外部环境」,通过联合盟友打击俄罗斯至使其无得翻身,然后集中精力对付中国,美国的确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意。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距离,放在拜登面前最头痛的莫过于通胀。

美国通胀继2月冲上7.9%的高位后,3月通胀再创新高,40年来首次「破8」。美国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8.5%,这也是美国CPI连续6个月超过6%。美国经济学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预测,美国通胀正加速上行。

联储局开始加息和收水,美国联储局议息结果将于周四(5日)凌晨揭晓,不过加息不易阻止通胀上升,美国谂无可谂,唯有去想是否减中国进口商品关税。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将启动对华加徵关税复审程序,声明指,将告知那些受益于对华加徵关税的美国国内行业代表相关关税可能取消,除非行业代表可在7月5日和8月22日之前向该办公室申请维持加徵的关税。该办公室将依据申请对相关关税进行复审,复审期间将维持这些关税。

声明兜兜转转,令人难以明白。但简单来说,美国对中国输入商品加徵关税的两项行动将分别于7月6日和8月23日到期,声言在限期前相关企业可以提出要求延长加关税的决定。做生意的企业又为何去提出申请延续加自己入口的中国产品关税,增加企业成本呢?所以这份声明显示,美国很大机会取消对华加徵的关税。

由于通货膨胀压力陡增,近期美国国内有关减免对华加徵关税的呼声再起。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于周一(5月2日)在出席活动时表示,美国政府将采取一切政策手段以抑制物价飙升,暗示削减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徵的关税,将在考虑范围之内。

4月21日,白宫主管国际经济事务的副国安顾问戴利普·辛格(Daleep Singh)在一场公开活动上表示,上任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徵的关税,或许给政府提供了一些谈判筹码,美国也可以利用关税来推进战略优先事项,例如加强关键供应链,保持美国在基础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并支持国家安全。「但是对于那些不涉及这些目标的产品类别,加徵关税的理由并不充分。」他反问道,「为何我们要对单车、服装甚至内衣加征关税?」

辛格不提,可能大家都无留意,2018年特朗普为向中国施压,一刀切地加,内衣、单车都加税,结果只是令美国消费者无端端俾多了钱买贵货,真的是著件内衣都贵过人。

美国贸易官员一方面想减中国产品税,但另一方面也会对中国放狠话,这些政治动作无法缓解美国本身的通胀压力。4月2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报告称,劳动力短缺和价格上涨等因素仍在持续带来挑战。由于俄乌冲突以及价格上涨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未来经济增长前景持续蒙上阴影。特别是在物价方面,通胀压力依然巨大,其中原材料、运输和劳动力的价格都出现显著上涨,同时农产品、金属和燃料价格也升至更高水平。

美国过去两年天量地量化寛松放水,本来已有巨大通胀压力。再加上美国制裁俄罗斯,令商品和能源价格急升,虽然美国受的冲击没有欧洲那么大,但已足够把通胀这只怪物全面由笼子释放出来,当然没有那么容易收回去了。美国是搬起石头,跌落自己的脚上。

李彤

编者按:卢永雄先生因个人事务,请假个多月,期间由《巴士的报》总编辑李彤撰写《巴士的点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专栏「巴士的点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