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High Tea|鹰派起手祭出万佛朝宗

2022-04-11 08:21

恒指在22000关阻力不小!本地疫情稍为纾缓,防疫限制有可能在月尾放宽,本来利好短期商业和投资气氛,不过,俄乌局势紧张,西方加大对俄制裁,加上美国联邦储备局提出加息缩表双管齐下,中港两地股市气氛即时受压。上周五临近收市,市场炒作内地降准,内房及物管股撑市,指数转向微升63点报21872点。恒指全周累跌167点,高低波幅955点。上周联储局大力放鹰,美股反应比中港两地股市温和,背后会不会另有玄机呢?

美西方加大力度制裁,想把煤炭纳入限制范围,加上粮价受影响推高通胀,储局放风下次开会随时加息0.5厘,同时缩表速度、力度都比过去做法强。消息公布后,美股跌完一日后反弹。上周五杜指收报34818点,升139点;标指收报4545点,升15点;纳指收报14261点,升40点。首季计,美股三大指数月则累跌4%至9%不等。

对利息更敏感的指标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周四在会议纪录公布后涨升6个基点报2.663厘,续创2019年一季度以来新高。2年期美债收益率则下跌1.2个基点报2.47厘,2年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差报约19个基点,改变了之前短息高、长息低,预示经济有衰退风险的倒挂现象,市场反应未至太震撼。

长债升至2.75厘有吸引

美国加息兼缩表抽资,有引发衰退的风险,为何长短期走向却反而改变了对衰退示警的信号呢?一个解释是最新的财金政策走向,提高了市场对缩表的关注,在债券供应减少下,即时推动长债收益率攀升,令曲线大幅变得陡斜。而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攀升至2.75厘以上时,债市将开始吸引更多的机构资金,把钱从股市吸引过来。不过,市场人士认为,储局将在应对通胀方面相当激进,不排除收益率曲线未来仍可能会出现倒挂,即是衰退的风险未除。

短息高、长息低被视为预警衰退的有效信号,主张大力加息的储局鹰派、圣路易斯联储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就坦言不能轻视这个警号。对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受到压制可能有多种解释,其中包括储局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俄乌冲突带来的避险需求。他同时扬言,市场应已充份理解缩表,不会成为储局5月份不加息50个基点的理由。

布拉德希望在今年下半年使政策利率达到3至3.25厘——即未来六次会议每次都加0.5厘,累计加息300个基点,「因为储局必须直接行动,使政策利率达到恰当水平,以应对我们面对的通胀。」

鹰派官员讲得凶狠,落实起来会否做得容忍还要走着瞧。美国财金官员近年都是出口术多过实际采取行动,在金融纪律上相对松弛,这从联储局扩表一下子暴增至接近9万亿美元看出来,所以外界一直对储局收紧银根对抗通胀的信心投以怀疑眼光。现在布拉德讲得咁激,多少产生了拍心口杀上的造势效果。以前储局多数系会前放鹰,到开会前若然出现股市大跌等「突发」事件,立即就手软「褪軚」。

热钱流走至少有阵痛

刚过去的联储局会议加息0.25厘,事后解释是俄乌爆发战争带来不明朗,场仗现在打了一轮,通胀风险上升,加息缩表步伐理应按需要照做,美股美债反应尚算镇定,反而是A股和港股感受到的压力增加。有中环茶友感觉现在正处于如来神掌第十式「万佛朝宗」的起手式,这在过去的加息周期都经常出现。

美国过去经常都会透过印钞解救自身的经济困境,引起大量资金涌去外国。当美国危机过去收紧银根,游资从海外撤回,周边地区就会资金流失,吹起金融风暴,美国借此就把问题输送到国外。现在储局扬言美息大幅向上,流散各地的热钱逐就会返回本国买入美债。过去10年期美息在疫后一度跌至只有0.5厘,回报绝不吸引,但当升到2.75厘甚至更高,收完息日后还有机会赚价,吸引力就大为增加,热钱又何乐而不为?

当资金由其他市场窜走,当地可能比美国更快陷入衰退,在全球一体化下,如果可以纾缓通胀一样帮到手。

美资大行摩根资管刚刚就将全球股票的看法,从「增持」下调至「中性」,认为指通胀上升正令市场担忧企业的利润率表现。该行认为,欧洲企业更容易受到更高劳动成本的影响,而美国企业对于盈利空间的防守力似乎更高,故将美股上调至「增持」,欧股则调整至「温和减持」;新兴市场股票则维持「中性」。

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是美国作为军事强国和财金霸权享有的避风港优势,储局就是调动金融大军的总指挥,美国祭起加息缩表的起手式,目的就是要热钱来朝,所以就算财金官员是出口术,差别只是加息幅度多少,如果美息真的如言大调3厘,就是威力极大的第九、第十式,但纵使是第二、第三式,都会带来阵痛。

先绑安全带再伺机出击

吸取了过去美国多次放水成灾的经验,港人自25年前承受亚洲金融危机之苦后,对游资造成经济过热的戒心已经增加。内地在2009年的金融海啸中,也领教过跟从放水的后遗症,故此去年已经采取逆周期措施抢先收水,令到A股和港股估值下降至较坚实的水位,承受冲击的防御能力增加。

上周,《中国证券报》引述多个专家指,中国在第二季有可能定向降准,A股个别发展,上证综合指数收升15点,报3251点;深成指跌12点,收报11959点,两市成交共9264亿元人民币。全周计沪指累跌近1%,深指累跌2.2%。

在炒降准氛围下,券商估计内房销售有所改善,将推动该板块在第二季迎来修复,但同时或会有大幅波动,有大行估计若以去年10月顶部为基准,内房股可能有15%至20%的升幅,物管股相对之下有更大上升空间。上周五碧桂园服务(6098)涨5%,收报40.1元,为升幅最大蓝筹股数。

港股承压能力提高,但对阵痛的警惕不能低估,在鹰派杀声震天下,投资者不妨先绑安全带,若遇大市急挫就买入与内地经济相关的大股长揸短炒。

全文刊《头条日报》专栏「金融High Tea」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