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自由选举逻辑隐现

2021-12-22 07:18

今次的立法会选举,最惹人注目的是选委会这新组别的竞争,五十一人争四十议席。
  有人说大政党、大团体当中,有很多人获胜,这的确是事实。我估计在一千四百四十八名选委当中,大政党和大团体拥有大约一千票,团体之间换票,可以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但却未有支配大局。
  我见到一些各大团体都支持的人物,最终只获得八百多票,意味着有大约有二百票流失了,这样的百分之二十流失比率可以说是相当的高,结论是团体票当中,有百分之二十按个人意志投票,没有完全跟大队。
  由于没有所谓阿爷的「祝福名单」,不属大团体的选委,个人意志更完全发挥出来。有人问,那些票王票后,是如何产生的呢?选委们究意是用甚么方法去投给他们属意的人选的呢?
  我认为选委们投票主要有两个方法,第一是在五十一个候选人当中,拣出四十人认为适合当立法会议员的人。第二是在五十一位候选人当中,剔走十一个他们认为不适合当议员的人。我觉得很多选委都是采用第二种方式。
  我私下与不少选委谈过,选委们大多不会完全认识所有候选人,他们认识又觉得有能力当议员的可能只有二十、三十人。而拣出十一个他认为不适合的人,比挑选四十个认为是适合的人选更容易。这就可以推论出得票最高者,可能是「人畜无害」的候选人,他们不一定是「最出彩」的,而是最少投票者要将他们放在十一个被剔除的名单之内。倒过头来,他们就变成得票最多的人。
  再细心研究落选的十一人,可以总结出他们被剔走的四大特徵:
  第一是无料。要明白那接近一千五百名的选委,他们大都是在社会不同领域上有过人之长的人,自视不低,首先想剔除的,自然是那些他们觉得是「无料」之人,那些被剔走的候选人可能是太年轻、可能没有从政的往绩、可能太基层,选委们觉得这些候选人比他们自己差远了,自然说服不到选委,这些人可以当立法会议员。
  第二是「串」。这个世界,有料又串的人,同样不受欢迎。最典型者是觉得自己「超班」,无理由落选,所以在拉票方面,都做得很马虎。例如不同界别的选委搞了几十场论坛,有一个「猛人」,在初期完全不出席论坛,因为他觉得人人都认识他,没必要出席,到后期发现他的竞争对手所有论坛都逢请必到,才急急转軚,参加论坛。而据我的现场观察,这个「猛人」在出席论坛时都没有太多准备,现场爆肚,上台就讲,讲完就走,也没有和在场的选委们交流,大家都觉得他相当之「高傲」。一有现场接触,候选人是谦虚抑或高傲,很易看出来。选委喜欢有料但谦虚的人。
  第三是外来人。排斥外来人的心态虽不理想,但也是自然反应,所以无论是「老外」,甚至是内地来港人士,若然不说粤语,就是一个天然的缺陷。外来人如果要当选,非要有一个很强的理由,令选委觉得非选他不可,否则很易落败。
  第四是其他令人讨厌的原因。包括有些人风评不好,出名投机,或者显然无时间在港做议员,也很容易跌入十一人的「死亡名单」。
  简单总结,由于选委要不多不少选出四十人,心仪的多数只有二十、三十人,选委支持候选人入局的空间,其实相当宽裕,只要不给选委「踢走」的理由已经可以了。未来有志从选委会组别参政的人,要小心研究这个组别的游戏规则。
  当然研究选委们的投票倾向,另一重大意义是考虑他们明年三月二十七日时,会怎样投票选出下一任特首。当然,选特首和选四十位立法会议员的主要分别,是特首只有一个,不会有四十个,选委在投票之前,一定会先考虑候选人的能力和对国家的忠诚。选委选特首的思考方式和选立法会议员会很不一样。但经过这次选委会组别的立法会选举,令人总结到一点,选委们的个人意志相当强烈,若出来参选特首的候选人超级讨人厌,选举时又会否出意外,反对票如潮涌现呢?

卢永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