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点评】从卖桔者言到流量明星 中国问题终于有答案

2021-08-23 22:46

1984年张五常的《卖桔者言》一纸风行,书中压卷之篇是〈邓家天下〉,文章称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邓丽君歌曲在中国走红不受影响,但不久也因「反精神污染」被禁了。今天,国内又出现限制太过红的明星言论。回想张五常文中一句话︰「要搅经济现代化,又要以剩馀价值压住天资的收入,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死结。」

究竟这什么的一回事?上周官方开始对娱乐演艺事业的高收者作出严厉的批评,这个高收入群体有个名称︰「流量明星」,其实《人民日报》早已表达不满,2017年09月26日题为《“流量明星”切勿成“流星”》文章指出︰「流量(即网络流量,Network traffic)本无原罪,问题在于今天的诸多流量明星只有流量,没有演技。当前颇受追捧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流量明星,往往没有经过“跑龙套、当替身”等艰苦的淬炼,这样的明星也留不下任何一部真正的作品。」

流量明星不单只收入高,更有主流地位。《福布斯》2020年中国Top 100名人榜,首十位都是属于流量明星,主要是电视剧的人气小生和花旦。内地网民对《福布斯》不以为然,有自媒体表示︰福布斯有意用数据来说话,把流量高变成正面影响力的对等名词。

国家有关当局似乎看出「数据就是力量」的背后意义,其实流量明星被批不单是近期出现这类偶像高收入群体的失德行为被揭发、个人收入畸形地偏高,更重要的是制造流量明星的后台,与中央近日出手整顿互联网企业、金融市场、独占大数据的公司、外卖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社交媒体、手机游戏等等领域,问题是同出一辙,都是基于科技与创富的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衍生的大数据就是资产,也就是权力,包括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中国互联网相关行业,也包括可以动用惊人资本,搜集海量数据的娱乐演艺公司,也可以通过产业链、AI程式等,为造假提供便利。相比起市场垄断的互联网巨头,同样熟练应用资本和技术的「流量工业」,是不可小覤的。

BBC中文网日前评论,8月17日中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调整科技与财富的可垄断性,目的是促进国家社会的进步。

以上报导了限制「流量明星」的理据。回到文首张五常上世纪80年代所说的「邓丽君事件」,提到的「剩馀价值」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工人劳动产生价值,但工人没有取得其所创造的价值,主要都被拥有资本和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剥夺了——张五常对此作出质疑︰好像歌星和体育明星可以凭天赋、相貌、魅力产生的天价代言和表演收入,「在电视广告上喝一枝汽水的收入,就足够普遍人一家的终身享用」这不算是劳力产生的资产,马克思怎样解释?

经过30多年,中国出手整改市场资本主义,限制资本利用科技制造的「明星价值」过度膨胀,是实践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经济理论,而且可以说是对准问题,解开自由市场主义和私有化资产放任无序,以致造成社会经济弊端的死结。

理论不必太复杂,它简单称之为中国模式,是从实践中建立的经验和解决方案,这将是未来10年最值得研究的题目。

深蓝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