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风险者限聚」原则

2021-04-14 06:28

最近听一位来自欧洲的朋友说起:「香港人真是蠢,政府买了大量疫苗给香港人接种,但香港人却不去接种,结果搞到不必要地长期限聚,酒吧也开不了门。我们在欧洲想打疫苗也没有得打。」可说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我昨天在餐厅又听到一个二十多岁年青人说起,他之前未去接种疫苗,但听到政府说会推行「疫苗气泡」,接种了疫苗可以去酒吧,他现在打算去接种疫苗了。他的长辈朋友问他为什么改变主意。他回答:「可以沟女嘛!难道你觉得我这个年纪不会落吧沟女?」年青人说话就是这样直接,有诱因,他们才会接种疫苗。政府新政策一出,接种疫苗的预约暴增。

 

可以看看外地的情况,例如以色列,以色列人口905万,和香港的747万很接近。同是小地方,两地人性向大不同,以色列长期处于中东国家的包围,天天面对生存危机,人人都要当兵,危机感很强。以色列政府呼吁市民接种疫苗,认为这是一个公民责任,可以减低被感染和传染给其他人的风险,本来已有大量民众涌去打疫苗。最近以色列再加了「疫苗护照」政策(和香港的「疫苗气泡」政策近似),如今该国接种了一剂疫苗的有62%人口,而香港只有7.7%。

 

香港人就充满质疑。政府周一公布疫苗气泡政策,周二早上的电台节目,已经「老例地」充斥著各种不同类型的质疑声音。有人说食肆员工不打疫苗,老板是否要炒员工鱿鱼;有酒吧业人士说,政府借他们「过桥」,要他们逼市民打疫苗。种种批评,应有尽有。酒吧业天天逼政府要让他们开门营业,事实上,过去就有酒吧群组,出现大量感染。况且,蒲吧和吃饭不同,并非人的基本需要。到政府提出疫苗气泡概念,员工和顾客打了疫苗,酒吧可以重门,但亦不见得他们会大力支持这个政策。基本上,很多香港人都是只看见问题,看不到道理,更看不到当中的好处。

 

一、先讲道理。「疫苗气泡」政策容许打了疫苗尽量不限聚,是一个「风险者限聚」原则,和建筑废料徵费,用者自付的原理共通。政府免费提供疫苗给市民接种,不接种疫苗的人,就存在被感染和传染给他人的风险。现实是,只有极少数人问过医生、做过客观评估不适合接种疫苗的,而绝大多数人不接种疫苗的原因,只是觉得「不想去」而已。我们不能够拿极少数的问题放大,来否定大多数。据闻政府已经考虑了饮食等行业的员工,如果有医生证明不适合接种疫苗的,可以用每7日检测一次来代替。这就简单解决了一些打工仔真的不能接种疫苗的问题。

 

大多数人不打疫苗的理由,只不过是「不想去」而已。我相信,到接种了疫苗之后可以出外旅游的时候,市民就会更踊跃去接种。所以政府对没有打疫苗、有较高传染风险的人群,实施更高的限聚要求,要他们自己负上责任,这个道理显浅易明;愿意打疫苗的人,可以享受更加多的自由,也说得过去。

 

二、再讲好处。现在餐饮酒吧等业界,好像看到新政策坏处,却看不到好处。餐饮业、酒吧业和卡拉OK业都投诉过去的一年,差不多有250天都在限聚之中,大多数时间不能、或只是有限度营业。香港就在这个「一有疫情就要限聚」的地狱轮回之中打转!这样下去,大量公司最后会被逼结业。政府提出的「疫苗气泡」政策,就是设想一个处所,例如一家酒吧,无论是员工或者顾客,都接种了疫苗,他们受感染的风险很低,即使再度出现疫情,这些打了疫苗的处所,形成一个气泡,应该也不用限聚。或许到时政府会有一个标贴,清楚说明某些处所是只容许打了疫苗的人才能进入的处所。

 

业界可能会觉得现在接种疫苗的人不多,即使所有员工接种了疫苗,顾客可能也不多。但将来随著接种的人越来越多,若有疫情再来,很多酒吧因为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接种了疫苗而不可以营业,只有那些合规的酒吧可以营业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受到疫苗气泡带来的好处。

 

香港现在面对极大困难,要找到一个长远的解决办法,才能够有出路。要打破香港一波又一波限聚地狱轮回,疫苗气泡似乎是一个出路。

 

卢永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