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关爱社会 培养美德 | 国学经典

2024-06-10 14:00

礼让的美德

明刻本《菜根谭.后集》第24条、清刻本《菜根谭.概论》:「争先的,径路窄,退后一步自宽平一步;浓艳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长一分。」大意谓,与人争强好胜①,越会觉得道路狭窄,假如能退后一步,道路自然宽平得多;味道太过浓艳,使人感觉滋味短暂,假如能清淡一分,滋味反而历久弥香。

人若有贪执妄念,把利害看得太重,内心纷扰不安,就会衍生无名烦恼。能够淡泊名利,舍己为人,保持谦逊,便会明白《老子》「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意义,非但不争,更好礼让。这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份修养。

说到「让」,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或城市,像澳洲、德国、英国伦敦、日本、北京、台湾、澳门、香港等,都会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设有专为孕妇、病者、负伤者、老人和残障人士使用的优先座位。这些优先座位,多称为关爱座,或博爱座、爱心专座、优先座、优先席等。

这种让座的概念,据说源于北欧地区的「无障碍环境」②计划,原意是鼓励大众让座予可见及隐性的残疾人士。后来,计划推广到亚洲,让座对象也由残疾人士扩展至老人、孕妇、小孩等。

让座成争议 硬性规管失本义

可惜,多年以来,有关「关爱座」的非议不断,如台湾捷运车厢曾发生几次关于博爱座的冲突,日本也曾有老人因不满年轻人占据优先座而拔刀刺伤对方。澳门政府2017年拟引进轻轨交通系统时,曾就《轻轨交通系统法》向公众进行谘询,建议对不让座者处以罚款。在香港,关爱座甚至被讥讽为「批斗座」,有议员为此提出要立法监管不让座者,有媒体更推波助澜,以网络公审③,进一步加剧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对立,令让座与否演化成世代之争。

其实,让座与否,纯粹是个人需要与品德修养的问题。每个懂得「将心比己」、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同理心的正常人,都应该明白礼让有需要人士的意义。只要有心,即使所占的并非关爱座,也可以自愿让座,反之亦然。一旦立法监管,将之列为硬性规定,只会让原本礼让助人的美德变质,同时加重执法的额外成本,并非美事。

要唤回迷失的同理心,需要从教育做起,让年轻一代多读传统经典,观照古人智慧灵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君子之德如风,潜移默化,每多一人醒觉,世界便多一份希望。

相关新闻:深圳地铁 男乘客疑睡着未及时让座 遭长者一家四口辱骂:30几岁还坐地铁

【认识字词】

 

  1. 好胜:意思是要强、喜欢争首名及超越他人。例如《孔子家语》曾说:「好胜者,必遇其敌。」 
  2. 「无障碍环境」:这一概念来自北欧,在丹麦、挪威及瑞典等地盛行。而「无障碍环境」主张把社会中各种有形的障碍移除,令长幼伤健人士都能畅通无阻地使用所有公共资源。
  3. 公审:原意指法庭审讯时公开审查、审判的形式,后来有将某人某事放上网让网民公开评价的引申义,多带贬义含义。

【小练习】
1. 文中引菜根谭说明甚么道理?

  • A. 争强好胜只会得不偿失
  • B. 争强好胜可能会伤害他人
  • C. 淡泊名利才能获得幸福
  • D. 淡泊名利、礼让他人便是修养

2. 文中提到让座的概念来自哪里?

  • A. 荷兰
  • B. 北欧
  • C. 东欧
  • D. 冰岛

3. 作者认为关爱座的争议最终引致了甚么后果?

  • A. 加剧年青一代与老年一代的对立
  • B. 令社会关注让座问题
  • C. 使立法会考虑应否立法规管让座问题
  • D. 令关爱座的存在失去意义

4.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提升个人修养?

  • A. 立法规管
  • B. 多做运动
  • C. 教育唤起同理心
  • D. 学校加入公民素质科目

参考答案

  1. D
  2. B
  3. A
  4. C

《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着重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现时传世版本主要有两种:分为前、后集的明刻本,以及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章的清刻本。

【重温《菜根谭》中的道理】

相关文章:

延伸阅读:

文:谢向荣教授、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本文摘自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啖啖菜根谭》,由香港能仁专上学院文学院院长谢向荣教授、锺杰良主持,可到香港电台第一台节目重温;图:网上图片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参加「市民对特区政府满意度调查」问卷,即有机会赢取Panasonic护发风筒、Casetify充电器、大家乐$50餐饮券等丰富礼品。即点击 https://bit.ly/4csd4qL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