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菜根谭》趋炎附势招致祸患 宁静致远最淡亦最长 | 国学经典

2024-01-30 14:00

宁静致远 勿急功近利

细水长流更珍贵

明刻本《菜根谭.前集》第21条、清刻本《菜根谭.概论》:「趋炎附势①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大意谓,因攀贵附势而得到好处者,虽得其厚利,后因势而招致祸患也最为迅速;平淡恬适的生活,虽淡而无味,倒也清淡悠长。

正如《菜根谭》所言,做人做事,不能急功近利,表面的便捷,很可能换来长远的祸患;相反,平静恬适,表面看来淡而无味,实际才是真正悠久长远。此一道理,论诸教育思想,同样发人深省。

现代西方流行一种蒙特梭利教育法——由意大利心理学家兼教育学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发展起来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强调人的独立性,尊重孩子天然的心理及生理特点,主张家长不应过分干预孩子发展,而应当以陪伴者的身分,允许儿童根据其天生个性,自由探索与发展,继而培养出不同方面的独立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法(网上图片)
蒙特梭利教育法(网上图片)

古籍广述静之道

除了西方,中国人自古亦重视传道授业②、启蒙育智的思想,故《礼记.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蜀国丞相诸葛亮为例,他一生为国,鞠躬尽瘁③,死而后已。他在晚年时曾写了一封家书给自己7、8岁的儿子诸葛瞻,后概称为〈诫子书〉。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概括了自己做人治学的经验,通过「静」与「躁」的对比,并说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提醒儿子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用功,切忌怠惰险躁。

诸葛亮教导孩子,成功首在「心静」、「淡定」。这种智慧,对现代父母而言,同样重要。《三字经》曰:「教之道,贵以专。」唯有专心致志,才会持之以恒,最后便能得到成功。而心「专」的前提,在于清静淡泊,心有止定。可惜,许多人不明白心定的道理,做事往往只有3分钟热度,好高骛远,结果就如梁启超〈敬业与乐业〉引曾国藩所言︰「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而且,我们不单止需要教导孩子专心致志,要清静淡泊,戒骄纵躁进;作为家长,我们本身更需要有「静心」的智慧,身教言教。否则,家长本身焦虑,自然教不出心静的孩子,甚至会恶性循环,因自身的心烦气躁,衍生出更多更大的问题。

【认识字词】

  1. 趋炎附势:「趋」字是「趣」字的通假字,指依附的意思;「炎」则指有权有势的人。「趋炎附势」整体就是攀附权贵的意思。
  2. 传道授业:语出韩愈〈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播道理;「授业」:即讲授知识。
  3. 鞠躬尽瘁:「鞠躬」:弯身表示恭敬;「尽瘁」:即竭尽所能、不辞劳苦完成目标的意思。「鞠躬尽瘁」即指态度恭敬而不辞劳苦地做事。

【小练习】
1. 本文开首引《菜根谭》说明甚么道理?

  • A. 急功近利容易招惹祸患
  • B. 过于急躁容易适得其反
  • C. 平静淡泊更悠久
  • D. 只有平淡的人才能成大事

2.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甚么?

  • A. 鼓励孩子自由成长
  • B. 鼓励家长应给予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 C. 鼓励家长关怀孩子
  • D. 鼓励家长不要时常动怒

3. 后世称诸葛亮的家书为甚么?

  • A. 〈诫别书〉
  • B. 〈诫留书〉
  • C. 〈诫儿书〉
  • D. 〈诫子书〉

4.    文末曾引梁启超的哪篇著作?

  • A. 〈敬业与乐业〉
  • B. 〈敬德与乐善〉
  • C. 〈敬事与乐事〉
  • D. 〈敬智与乐趣〉

参考答案

  1.  C
  2.  B
  3.  D
  4.  A

《菜根谭》是明朝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着重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现时传世版本主要有两种:分为前、后集的明刻本,以及分为修省、应酬、评议、闲适、概论五章的清刻本。

【重温《菜根谭》中的道理】

文:谢向荣教授、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本文摘自香港电台文教组节目《啖啖菜根谭》,由香港能仁专上学院文学院院长谢向荣教授、锺杰良主持,可到香港电台第一台节目重温;图:网上图片

延伸阅读: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https://bit.ly/BTSEP2023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