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湾区|中山点解旧名「香山」?有咩自然风光?

2024-06-08 14:00

古代的中山并不像现在有陆地相连,而是古珠江海湾上一系列的岛屿组成比较破碎的原始地貌,因「地多神仙花卉」,故而得名「香山」。香山行政上或是归属东莞,或是归属广州。直到南宋时期,香山方才立县,逐渐成为推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前沿。

石岭山海蚀遗址

石岭山是广东沿海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海蚀遗址。它形成于海侵时的古珠江口海湾岛屿时期(距今约7千至2千年)。岛屿与海面接触处由于长期的海浪侵蚀,形成多处海蚀洞。海退之后,石岭山由岛屿变成了今天的丘陵,海蚀洞变成为山脚一带连串的岩洞。

Trip.cpm图片
Trip.cpm图片
Trip.cpm图片
Trip.cpm图片
Trip.cpm图片
Trip.cpm图片
Trip.cpm图片
Trip.cpm图片

五桂山风景绝佳

五桂山是中山市最著名,也是唯一的山脉。因五桂山出产闻名全国的野生土沉香,故而古代这一区域被称为「香山」。五桂山上的「五桂雄峰」,是珠江口的最高山峰。山区内的罗三妹山、大尖山、逍遥谷、翠竹林溪等都是著名自然景观。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崖门红树林

香山地区的地理环境,靠山,也近海,海岸的自然生态是这个地区的一大特色。特别中山崖口一带,整片的红树林和滩涂、水道,还有一些村落点缀交错,为当地抵御台风和风暴潮、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发挥了重要作用。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Trip.com图片

滩涂后备土地资源

滩涂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在潮水的涨落间形成一个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海陆过渡地带。滩涂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常做为围垦和养殖使用。

岐江中山的母亲河

岐江是西江的一个支脉,虽只有39千米长,但它连接了中山多个乡镇,也沟通了西江北江两大水系,还连接了港澳的主要航道,因此从古至今都是中山的重要名胜。中山八景之一的「岐江晚望」,说的就是每当晚霞起时,江上渔火点点,渡口人流匆匆,岸边商贾林立的景色。

百度百科图片
百度百科图片
百度百科图片
百度百科图片
百度百科图片
百度百科图片
百度百科图片
百度百科图片

粤港澳大湾区:中山

埠峰文塔风水兴科举

宋末,躲避元军的民众再一次从珠玑巷大规模南迁,同时也带来了赣南地区浓郁的风水信仰。「造风水,兴科举」被人们视为前后呈现因果关系的事件,于是岭南这一时期,各州县都有修建这种样式的塔,中山也不例外。此后明清两代,广东中举人数远超前朝,百姓认为「文塔」效力非凡而越加爱护。

相关文章:

文: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图:星岛图片库、百度百科、Trip.cpm
本文由鸿文馆文化工作室供稿,小白杨出版社策划。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