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a - 看见行为背后的情绪|家长教室

2024-05-21 15:03

Laura - 看见行为背后的情绪|家长教室
Laura - 看见行为背后的情绪|家长教室

情绪是一件复杂的事,每个人面对同一件事可能会有不同的情绪和感受。这些情绪和感受没有对错,重要的是能互相理解。若我们只能看到对方表面的行为,例如发脾气、打闹等,可能会反射式地用指责的方法回击。但通常都无助于解决问题,最多只能压抑对方的行为。若处理不当,可能带来更大的冲突和伤害。

「哥哥平日都好乖,就系经常同细佬有争执,会发脾气,甚至打细佬,我哋唔知要点处理。」这是一位爸爸分享的烦恼。在随后的游戏环节需要孩子根据相应的情景配对自己的情绪,其中一个情景是「当我在玩玩具时,细佬过嚟抢走我的玩具,我感觉……」我们见到哥哥马上选择了愤怒的情绪,他解释因为自己很专注在玩心爱的玩具,被抢走了,感觉很不好,因此会有愤怒的感受。可想而知,不难理解会出现爸爸所说的状况。

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原因,可以帮助我们更理解他们的行为。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帮助孩子学习辨识不同的情绪。可以运用情绪图表或情绪卡片,让他们学习将情感与相对应的词语联系起来。

建立开放、支持和尊重的沟通环境。让孩子感觉安全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他们分享感受。

耐心地聆听孩子的话语,并且观察他们的行为和身体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他们内心的情绪状态。

提供情绪支持。当孩子表达情绪时,可以安抚他们,给予拥抱,或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让他们释放情绪。

先了解孩子的情绪,再处理行为,有助于促进亲子沟通,拉近亲子的关系,孩子亦会更愿意聆听父母的声音。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线: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Laura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Laura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4年5月21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凌婉君 - 运动的神奇力量|家长教室

锺碧华 - 抗「逆」屏障(上)|家长教室

凌婉君 - 制造成功对小孩的重要|家长教室

梁康民 - 切勿盲目打「补」针|家长教室

Laura - 高品质的陪伴|家长教室


--

《星岛申诉王》推出全新项目「区区有申诉」,并增设「我要赞佢」栏目,现诚邀市民投稿赞扬身边好人好事,共建更有爱社区。立即「我要赞佢」︰ https://bit.ly/3uJ3yyF

紧贴最新最快新闻资讯,请立即下载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Q29Vow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