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芷琪 - 「有效管教」点子分享|家长教室

2024-01-02 12:41

郑芷琪 - 「有效管教」点子分享|家长教室
郑芷琪 - 「有效管教」点子分享|家长教室

孩子于成长阶段总会犯错,而家长肩付管教的角色,总会指出他们的错处,以免他们一错再错。通过管教,我们让子女明辨是非黑白、对错,并作负责任的行为。接下来将以「孩子独霸玩具」为例子,与大家分享有效教育子女,而又不失温情及关系的两个小技巧。

1.对事不对人:「你这个自私精,常常独霸玩具!」「当你独霸玩具,其他人都没机会参与了!」

以上两个例子,前者责难孩子的个性,后者针对孩子的行为。如家长责难子女的个性,会为他们贴上负面标签,影响自我评价及形象,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好」、「不乖」。一旦形成这想法,要修正便不容易。相反,如家长责难子女的行为,他们能将自我与行为分开——纵然我有不理想的行为,不等于我坏。试想像,如孩子已既定自己「坏」,他们会以此为藉口,这样会削弱他们改变的动力;相反,如孩子只是行为上略有不足,可以尝试修正,并令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2.加以说明:「你这样没人喜欢你了!」「你这样做,其他小朋友会愤怒、不快,会不喜欢跟你玩耍呢!」

以上两个例子,均能指出有关行为带来的后果,惟前者只下了定论,而未有加以阐述相关之原因;后者则加以让子女理解事件之成因,亦尝试理解他人之感受及行为。两者均可能让子女停止错误行为,但前者只流于害怕后果而自制,后者却能让子女因理解而选择。如孩子只基于惧怕后果或责难而不作恶事,随着他们年纪渐长,他们会洞悉不同的小把戏而避过「惩罚」,接着就更肆无忌惮地作恶,届时我们便无计可施了。

总括而言,管教过程少不了责难、说教,但善用「对事不对人」及「加以说明」两项小技巧,能让子女于不受伤害下理解对错,达至有效管教。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线: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郑芷琪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4年1月2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黄筠媛 - 为甚么他会不快乐?|家长教室

韩晔 - 爸妈也追梦|家长教室

凌婉君 - 当情绪出现时|家长教室

Laura - 妈妈的「Me Time」|家长教室

郭敏仪 - 练习的迷思|家长教室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