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看香港铁路通车百年 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与民生|悦读历史

2023-11-29 14:00

每有新铁路通车,总会有大批铁路粉到场争相做第一个乘客。百多年前的1910年10月1日,九广铁路通车,虽然当时未有「铁粉」,但铁路落成营运绝对是香港的一件大事。交通与民生息息相关,个中历史发展绝对是每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应该了解的。

东铁綫过海段正式通车当日,港铁清晨在全新车站会展站开出特别头班车,铁路迷冲线入闸,现场非常热闹。
东铁綫过海段正式通车当日,港铁清晨在全新车站会展站开出特别头班车,铁路迷冲线入闸,现场非常热闹。

通车百年 香港铁路一路进化

从蒸汽火车到电气化机车

1906年,港英政府正式就英段铁路展开兴建工程,铁路由九龙至罗湖,全长22英里,耗资130万英镑。图为1909年兴建中的笔架山隧道。(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1906年,港英政府正式就英段铁路展开兴建工程,铁路由九龙至罗湖,全长22英里,耗资130万英镑。图为1909年兴建中的笔架山隧道。(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1910年10月1日,九广铁路在尖沙咀举行通车典礼,主礼者是时任辅政司的署理港督梅含理爵士。(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1910年10月1日,九广铁路在尖沙咀举行通车典礼,主礼者是时任辅政司的署理港督梅含理爵士。(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1910年10月1日通车后首班火车离开尖沙咀的临时总站。(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1910年10月1日通车后首班火车离开尖沙咀的临时总站。(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九广铁路开通时,便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蒸汽机车服务大众。及至二战结束,战时科技跃进,蒸汽机车因效能不及柴油机车,加上容易造成空气污染,于上世纪50年代渐渐消失。至1962年,所有蒸汽火车头完全停用,标志英段铁路蒸汽火车时代的终结。图为首班蒸汽火车(1号机车)。(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九广铁路开通时,便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蒸汽机车服务大众。及至二战结束,战时科技跃进,蒸汽机车因效能不及柴油机车,加上容易造成空气污染,于上世纪50年代渐渐消失。至1962年,所有蒸汽火车头完全停用,标志英段铁路蒸汽火车时代的终结。图为首班蒸汽火车(1号机车)。(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而柴油机车,亦称「内燃机车」,以柴油引擎驱动,51至55号柴油机车为首5架在香港使用的柴油机车,全在澳洲制造,1955年抵港正式投入服务。图为首台柴油电动火车头(第51号「葛量洪爵士」)在九铁(英段)运行。(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而柴油机车,亦称「内燃机车」,以柴油引擎驱动,51至55号柴油机车为首5架在香港使用的柴油机车,全在澳洲制造,1955年抵港正式投入服务。图为首台柴油电动火车头(第51号「葛量洪爵士」)在九铁(英段)运行。(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随着新界区新市镇发展及空气污染问题,80年代柴油机车与蒸汽机车殊途同归,渐渐退出现代香港铁路史。取而代之的是,从外界撷取电力作为动力来源驱动的电气化机车。1978年3月九广铁路开展铺设双轨、电气化及车站现代化工程。(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随着新界区新市镇发展及空气污染问题,80年代柴油机车与蒸汽机车殊途同归,渐渐退出现代香港铁路史。取而代之的是,从外界撷取电力作为动力来源驱动的电气化机车。1978年3月九广铁路开展铺设双轨、电气化及车站现代化工程。(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首阶段电气化工程于1982年5月6日完成,由九龙至沙田的电气化铁路服务正式启用。沿途设有九龙、旺角、九龙塘、沙田共4个车站。1983年5月2日,电气化铁路服务扩展至近郊线──沙田至大埔墟段。图为九广铁路公司1983年首本年报的封面,封面照为当年7月15日的开通仪式中,第一代电动组合列车正在冲彩带。(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首阶段电气化工程于1982年5月6日完成,由九龙至沙田的电气化铁路服务正式启用。沿途设有九龙、旺角、九龙塘、沙田共4个车站。1983年5月2日,电气化铁路服务扩展至近郊线──沙田至大埔墟段。图为九广铁路公司1983年首本年报的封面,封面照为当年7月15日的开通仪式中,第一代电动组合列车正在冲彩带。(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7月15日,大埔墟至罗湖段也提供电气化铁路服务。整个工程历时5年,工程金额高达35亿元,全长34公里电气化铁路落成。图为当日全面电气化的开幕仪式。(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7月15日,大埔墟至罗湖段也提供电气化铁路服务。整个工程历时5年,工程金额高达35亿元,全长34公里电气化铁路落成。图为当日全面电气化的开幕仪式。(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1906年,港英政府正式就英段铁路展开兴建工程,铁路全长22英里,耗资130万英镑。1910年10月1日,九广铁路在尖沙咀举行通车典礼,主礼者是时任辅政司的署理港督梅含理爵士。

九广铁路通车后,九龙总站位于尖沙咀天星码头旁。1975年迁至红磡站,原址于80年代兴建了香港文化中心。
九广铁路通车后,九龙总站位于尖沙咀天星码头旁。1975年迁至红磡站,原址于80年代兴建了香港文化中心。

九广铁路开通时,便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蒸汽机车服务大众。及至二战结束,战时科技跃进,蒸汽机车因效能不及柴油机车,加上容易造成空气污染,于上世纪50年代渐渐消失。至1962年,所有蒸汽火车头完全停用,标志英段铁路蒸汽火车时代的终结。
而柴油机车,亦称「内燃机车」,以柴油引擎驱动,51至55号柴油机车为首5架在香港使用的柴油机车,全在澳洲制造。其中51及52号于1955年抵港,并正式投入服务。

现藏于香港铁路博物馆的51号柴油机车。
现藏于香港铁路博物馆的51号柴油机车。
曾于70年代投入服务,并已退役的港铁60号旧式柴油机车,于2023年9月中移入大埔的铁路博物馆。
曾于70年代投入服务,并已退役的港铁60号旧式柴油机车,于2023年9月中移入大埔的铁路博物馆。

随着新界区新市镇发展及空气污染问题,80年代柴油机车与蒸汽机车殊途同归,渐渐退出现代香港铁路史。取而代之的是,从外界撷取电力作为动力来源驱动的电气化机车。首阶段电气化工程于1982年5月6日完成,由九龙至沙田的电气化铁路服务正式启用,沿途设有九龙、旺角、九龙塘、沙田共4个车站。1983年5月2日,电气化铁路服务扩展至近郊线──沙田至大埔墟段。7月15日,大埔墟至罗湖段也提供电气化铁路服务。整个工程历时5年,工程金额高达35亿元,全长34公里电气化铁路落成。

见证日占历史

1941年12月12日,日军袭港,当时英军撤离时曾计划破坏铁路设施,以阻碍日军推进。然而日军长驱直进新界,英军来不及应对,只能炸了一部分烟墩山隧道,但果效不彰。图为日军对九龙站发动最后攻击。(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1941年12月12日,日军袭港,当时英军撤离时曾计划破坏铁路设施,以阻碍日军推进。然而日军长驱直进新界,英军来不及应对,只能炸了一部分烟墩山隧道,但果效不彰。图为日军对九龙站发动最后攻击。(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当时尖沙咀的九龙站大厅(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当时尖沙咀的九龙站大厅(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1946年战后,火车损毁不少,港府曾向英国军部购入12辆军用蒸汽火车头,以作应急之用。图为英军部于九龙总站卸载前军用「Austerity」级蒸汽火车头。(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1946年战后,火车损毁不少,港府曾向英国军部购入12辆军用蒸汽火车头,以作应急之用。图为英军部于九龙总站卸载前军用「Austerity」级蒸汽火车头。(九广铁路公司网页图片)
三年零八个月后,政府在粉岭和合石兴建坟场,但由于道路不完善,清明节和重阳节期间异常挤拥,因此政府决定兴建一条铁路支线,以便利拜祭人士及运送死者。图为1977年清明节期间,大批扫墓人士乘坐九广铁路前往粉岭和合石坟场祭祖,现场有警察维持秩序。有关线路已于1983年取消。(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三年零八个月后,政府在粉岭和合石兴建坟场,但由于道路不完善,清明节和重阳节期间异常挤拥,因此政府决定兴建一条铁路支线,以便利拜祭人士及运送死者。图为1977年清明节期间,大批扫墓人士乘坐九广铁路前往粉岭和合石坟场祭祖,现场有警察维持秩序。有关线路已于1983年取消。(图片来源:南华早报)
这条支线在1951年落成启用,但因战后不少葬于和合石的死者与日军侵占有关,竟不时有死者在支线和车站徘徊的传闻;更有指支线火车太摇晃,部分尸体(战后初期资源不足,未必有棺木)被抛至路轨上,被尾随火车辗过。这些大多是传闻,没有实证。后来,70年代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北区,包括和合石支线沿路地段,因此该支线在1983年拆掉。这张九广铁路的旧地图,显示了位于大埔墟站和粉岭站之间的和合石支线。(网上图片)
这条支线在1951年落成启用,但因战后不少葬于和合石的死者与日军侵占有关,竟不时有死者在支线和车站徘徊的传闻;更有指支线火车太摇晃,部分尸体(战后初期资源不足,未必有棺木)被抛至路轨上,被尾随火车辗过。这些大多是传闻,没有实证。后来,70年代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北区,包括和合石支线沿路地段,因此该支线在1983年拆掉。这张九广铁路的旧地图,显示了位于大埔墟站和粉岭站之间的和合石支线。(网上图片)

1941年12月,日军袭港,当时英军撤离时曾计划破坏铁路设施,以阻碍日军推进。然而日军长驱直进新界,英军来不及应对,只能炸了一部分烟墩山隧道,但果效不彰。1946年战后,火车损毁不少,港府曾向英国军部购入12辆军用蒸汽火车头,以作应急之用。
三年零八个月后,政府在粉岭和合石兴建坟场,但由于道路不完善,清明节和重阳节期间异常挤拥,因此政府决定兴建一条铁路支线,以便利拜祭人士及运送死者。这条支线在1951年落成启用,但因战后不少葬于和合石的死者与日军侵占有关,竟不时有死者在支线和车站徘徊的传闻;更有指支线火车太摇晃,部分尸体(战后初期资源不足,未必有棺木)被抛至路轨上,被尾随火车辗过。这些大多是传闻,没有实证。后来,70年代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北区,包括和合石支线沿路地段,因此该支线在1983年拆掉。

没有栏杆的铁路

昔日,铁路路轨没有栏杆,一些牛群会走入路轨,行经的火车会减速,让牛大哥先走过路轨 。(网上图片)
昔日,铁路路轨没有栏杆,一些牛群会走入路轨,行经的火车会减速,让牛大哥先走过路轨 。(网上图片)
小孩们亦会走上路轨玩乐,有些会追赶火车,有些更会将大石抛在路轨上,观看火车如何应付。
小孩们亦会走上路轨玩乐,有些会追赶火车,有些更会将大石抛在路轨上,观看火车如何应付。
因此,后期的火车会有推石器,以推走一些石头。(中国铁路@知乎图片)
因此,后期的火车会有推石器,以推走一些石头。(中国铁路@知乎图片)
火车推石器(中国铁路@知乎图片)
火车推石器(中国铁路@知乎图片)
而当时,一些市民便因擅进路轨而意外被辗毙,后来便加设栏杆。(网上图片)
而当时,一些市民便因擅进路轨而意外被辗毙,后来便加设栏杆。(网上图片)

昔日,铁路路轨没有栏杆,一些牛群会走入路轨,行经的火车会减速,让牛大哥先走过路轨;小孩们亦会走上路轨玩乐,有些会追赶火车,有些更会将大石抛在路轨上,观看火车如何应付。因此,后期的火车会有推石器,以推走一些石头。而当时,一些市民便因擅进路轨而意外被辗毙,后来便加设栏杆。

铁路发展与民生

随着九广铁路与时并进,1979年地铁「修正早期系统」(观塘至石硖尾)段通车,为本港的集体运输带来大大的进步,以配合社会发展。该路段现已分别归属荃湾綫和观塘綫,来往观塘及中环站。

随着九广铁路与时并进,1979年地铁「修正早期系统」(观塘至石硖尾)段通车,为本港的集体运输带来大大的进步,以配合社会发展。该路段现已分别归属荃湾綫和观塘綫,来往观塘及中环站。(香港铁路大典图片)
随着九广铁路与时并进,1979年地铁「修正早期系统」(观塘至石硖尾)段通车,为本港的集体运输带来大大的进步,以配合社会发展。该路段现已分别归属荃湾綫和观塘綫,来往观塘及中环站。(香港铁路大典图片)

铁路发展与新市镇发展

新界新市镇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如沙田、大埔和北区等,大量居民移居于这些地方。人口急增,交通需求也增加,图为大埔新市镇。(维基百科图片)
新界新市镇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如沙田、大埔和北区等,大量居民移居于这些地方。人口急增,交通需求也增加,图为大埔新市镇。(维基百科图片)
沙田新市镇(维基百科图片)
沙田新市镇(维基百科图片)
粉岭/上水新市镇(维基百科图片)
粉岭/上水新市镇(维基百科图片)
除了巴士、小巴外,铁路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随着大埔新市镇发展,便新建了大埔墟铁路站和太和站,除了站内面积大大增加外,更有不少新设施,月台面积增阔,更有不少商店等,图为太和。
除了巴士、小巴外,铁路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随着大埔新市镇发展,便新建了大埔墟铁路站和太和站,除了站内面积大大增加外,更有不少新设施,月台面积增阔,更有不少商店等,图为太和。
太和站更是公共屋邨和铁路相连的铁路站,结合交通、商场和屋邨。当居民出外工作或上学,使用铁路亦十分快捷、舒适和便利。
太和站更是公共屋邨和铁路相连的铁路站,结合交通、商场和屋邨。当居民出外工作或上学,使用铁路亦十分快捷、舒适和便利。
太和广场
太和广场
其次,香港铁路发展亦能带动经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如铁路上盖或邻近铁路兴建住宅及商场,图为商场荃新天地 Citywalk。
其次,香港铁路发展亦能带动经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如铁路上盖或邻近铁路兴建住宅及商场,图为商场荃新天地 Citywalk。
以将军澳区日出康城铁路站发展为例,便不只限于铁路发展,更涉及不少住宅项目,令该区有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助增加房屋供应,更有助改善不少人的居住环境。
以将军澳区日出康城铁路站发展为例,便不只限于铁路发展,更涉及不少住宅项目,令该区有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助增加房屋供应,更有助改善不少人的居住环境。
一些市民考虑购入或租住这些新建且交通便利的单位,令本身的生活素质得以提升,图为港铁将军澳綫路綫按真实地形绘画。(维基百科图片)
一些市民考虑购入或租住这些新建且交通便利的单位,令本身的生活素质得以提升,图为港铁将军澳綫路綫按真实地形绘画。(维基百科图片)

新界新市镇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如沙田、大埔和北区等,大量居民移居于这些地方。人口急增,交通需求也增加。除了巴士、小巴外,铁路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例如随着大埔新市镇发展,便新建了大埔墟铁路站和太和站,除了站内面积大大增加外,更有不少新设施,月台面积增阔,更有不少商店等。太和站更是公共屋邨和铁路相连的铁路站,结合交通、商场和屋邨。当居民出外工作或上学,使用铁路亦十分快捷、舒适和便利。
其次,香港铁路发展亦能带动经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如铁路上盖或邻近铁路兴建住宅及商场。以将军澳区日出康城铁路站发展为例,便不只限于铁路发展,更涉及不少住宅项目,令该区有翻天覆地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助增加房屋供应,更有助改善不少人的居住环境。一些市民考虑购入或租住这些新建且交通便利的单位,令本身的生活素质得以提升。

铁路发展与社区联系

香港人口密集,各区有本身的独特文化,如西区有传统旧楼、元朗区有墟市、旺角是潮流文化集中地、黄大仙有宏大的庙宇等等。若交通发展便利,除有利市民大众游览各地,亦有助推动不同地方的本土文化,让大家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
香港人口密集,各区有本身的独特文化,如西区有传统旧楼、元朗区有墟市、旺角是潮流文化集中地、黄大仙有宏大的庙宇等等。若交通发展便利,除有利市民大众游览各地,亦有助推动不同地方的本土文化,让大家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
香港湾仔庄士敦道的唐楼(维基百科图片)
香港湾仔庄士敦道的唐楼(维基百科图片)
旺角(Expedia图片)
旺角(Expedia图片)
黄大仙庙宇(啬色园网页图片)
黄大仙庙宇(啬色园网页图片)
墟市(撑・基层墟市联盟提供的图片)
墟市(撑・基层墟市联盟提供的图片)
例如屯马线开通后,不少市民大众经宋皇台站来访九龙城,令九龙城发生变化。除了本土居民外,外区人士也增加游览,令这区人气急升。
例如屯马线开通后,不少市民大众经宋皇台站来访九龙城,令九龙城发生变化。除了本土居民外,外区人士也增加游览,令这区人气急升。
铁路不但有利本区居民外出,更有助外区人士来访,令不同区域得以连结。
铁路不但有利本区居民外出,更有助外区人士来访,令不同区域得以连结。

香港人口密集,各区有本身的独特文化,如西区有传统旧楼、元朗区有墟市、旺角是潮流文化集中地、黄大仙有宏大的庙宇等等。若交通发展便利,除有利市民大众游览各地,亦有助推动不同地方的本土文化,让大家建立归属感和认同感。例如屯马线开通后,不少市民大众经宋皇台站来访九龙城,令九龙城发生变化。除了本土居民外,外区人士也增加游览,令这区人气急升。铁路不但有利本区居民外出,更有助外区人士来访,令不同区域得以连结。

铁路发展与本土文化

的确,香港铁路发展便利各人交往,一方面有助不同人士认识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如大家可乘搭铁路至天水围站参观屏山文物径,了解新界邓氏历史发展脉络。可是,铁路发展却有机会令部分本土文化消失。(港铁官方路线图片)
的确,香港铁路发展便利各人交往,一方面有助不同人士认识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如大家可乘搭铁路至天水围站参观屏山文物径,了解新界邓氏历史发展脉络。可是,铁路发展却有机会令部分本土文化消失。(港铁官方路线图片)
随着铁路带动地区经济起动,原有商店租金急升,一些小店老铺或难以经营,最终走上结业的道路。如港岛线西延至西营盘等地,便令不同老店结业。图为非官方路线图,包括兴建中及计划中的路线。(维基百科图片)
随着铁路带动地区经济起动,原有商店租金急升,一些小店老铺或难以经营,最终走上结业的道路。如港岛线西延至西营盘等地,便令不同老店结业。图为非官方路线图,包括兴建中及计划中的路线。(维基百科图片)

的确,香港铁路发展便利各人交往,一方面有助不同人士认识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如大家可乘搭铁路至天水围站参观屏山文物径,了解新界邓氏历史发展脉络。可是,铁路发展却有机会令部分本土文化消失。随着铁路带动地区经济起动,原有商店租金急升,一些小店老铺或难以经营,最终走上结业的道路。如港岛线西延至西营盘等地,便令不同老店结业。

文: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陈志华老师;图:星岛图片库、九广铁路公司、维基百科、网上图片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