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语文 | 细看隐逸文化 隐士怀才不遇远离尘嚣 宅男宅女 社恐成蛰居族
2023-11-13 18:07
细看隐逸文化
现代社会将不爱出门、喜欢窝在家中的人称为「宅男」、「宅女」,对于那些不好社交、容易紧张腼腆的人则称为「社恐」(即自嘲「社交恐惧症」的意思)。原来在古代,那些远离尘嚣的有志之士被称作「隐士」,他们各自因为不同的际遇缘由而踏上隐逸之路,以不为人知的方法默默地追寻理想。然而到了现代社会,隐逸背后的故事不尽是正面,甚至可能与社会问题扯上关系。
隐逸的涵义 中国的隐逸文化由来已久。根据《辞海》记载,隐士指「隐居不仕的人」除此以外,颜师古注《汉书.律历志》时点出:「逸民,谓有德而隐处者」,凸显隐士都是道德高尚之人。隐逸文化和儒道思想关系密切,两家经典都曾探讨归隐的涵意。《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意指天下政治清明便应出仕,政局黑暗时则应隐居;道家
则强调隐居只是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个人修为,提出「小隐于野,中隐于市,大隐于朝」,指隐士共有「小隐」、「中隐」、「大隐」三种形式,若能以恬淡的心境面对朝堂的纷扰,便能达致「大隐」的境界。
归隐诗人
古来归隐者众,个中原因亦然,只因历来众多有识之士满怀报国热诚,大部分却逃不过「怀才不遇」的诅咒,黯然投奔山林。东晋诗人陶渊明出身名门,自小饱读诗书,可惜一直只能担任祭酒、参军之类的低微官职。由于无法在官场上实现抱负,素来喜爱自然的他在彭泽任县令八十多天后,便决定辞官归隐田园。唐代诗人孟浩然早年曾有志为官,但应考进士落榜,郁郁不得志。相传他曾向唐玄宗朗读自己的诗句,机会千载难逢,他读了自己寄托怀才不遇之情的《岁暮归南山》,可惜唐玄宗听罢其中一句——「不才明主弃」,便气愤难平,认为他诬陷自己埋没人才。失去了入仕机会后,孟浩然便决意归隐,纵情山水。陶渊明和孟浩然二人都在隐居生活中悟出自然之道,以具田园气息的作品闻名于世。而「大隐于朝」的隐士不多,被后世尊称为「诗佛」的唐代诗人王维正是朝堂中的隐士。他经历了安史之乱,在动荡不安中见识到政治的黑暗,即使晚年身居要职,官至尚书右丞,也无意在朝廷上大展拳脚,而是沉醉在佛法和田园生活中,过着半隐半仕的生活,并于《酬张少府》一诗写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来表明心志。
现代乡间隐士
隐士并非只存在于古代,现代也有不少人主动选择在偏远的乡间生活,取得生命中的宁静。英国冒险家Ben Fogle走访世界各地,探访隐居在偏远角落的隐士,并将他们的生活拍摄成节目《Ben Fogle: New Lives InThe Wild》。节目主人翁包括千里迢迢从加拿大到泰国森林修行的僧侣、在新西兰放牧的四人家庭、独居在爱尔兰荒野小屋的八十岁寡妇等。在现代,也许他们会被贴上「奇人异士」的标签,但是他们依旧怡然自乐,在世界的一隅守护着自己喜爱的生活。本地山林间亦有隐士出没,环保人士莫皓光绰号「野人」,这个名号正是他的生活写照。他自二○○六年起回归乡郊生活,十逾年间一直贯彻环保理念,在山野间开地耕作,栽种蔬果,自给自足,以节能省电为生活原则。他亦创办了社会企业「自然脉络」,担任自然活动导师,在物质过剩的香港推广简朴生活。
隐青蛰居成病态
放眼现代社会,社会架构从古至今的改变令人际交往变得更为频繁,交际已经变成我们的日常需求。部分人备受人际关系、求职困难、学业成绩等问题影响,导致他们封闭自我,无法融入社会,可说是「现代隐士」,在香港社会则标签为「隐蔽青年」。有调查指12至29岁青少年中,约有百分之1至3为隐蔽青年,他们拒绝和人交流,大多沉迷网上世界,衍生各种问题。日本也有类似的社会现象, 称之为「蛰居族」。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定义,蛰居族指不去工作或上学,只待在家里,几乎不会和家人以外的人互动,并持续这个状态长达六个月以上的人。知名动画编剧冈田麿里曾是蛰居一族,她曾因被欺凌而拒绝上学,撰写了自传《不能去学校的我到写出「未闻花名」「好想大声说出心底的话」》,日本放送协会更将其改编为电视剧。据统计,现时日本有超过一百万人是蛰居族,当中更不乏中年人。蛰居成因复杂,难以一概而论。这种现象不禁令人感叹,社会对古今隐逸之士的看法竟有那么大的差别。到了现代,甚至越来越多人选择过隐逸的生活。放眼将来,隐逸之义,又将如何定夺?
文: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