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网络诈骗 冒牌钓鱼短讯极高危 | 资讯素养

2023-11-02 14:00

有关网络诈骗的3个数据

#今年首季录得逾1,400宗钓鱼诈骗案件 #损失金额逾2,600万元#超过9成案件与SMS及IM讯息有关

假冒对象多难防范

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数码化,电子科技及支付工具日益普及,却为犯罪分子提供网络诈骗的温床。 香港今年首季度诈骗案件数目处于高位,较2019年疫情爆发初期上升了近4倍,而诈骗案件中有超过7成属于网络诈骗,当中2成为近年涌现的钓鱼诈骗案件,大多通过手机短讯(SMS)及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软件进行诈骗:首先设立钓鱼网站、散播恶意软件,然后以短讯假冒不同机构或商户,在受害人点击登入虚假网站、进行网购或下载程式的过程中,窃取其财务资料进行消费牟利。骗徒近年主要假冒邮递服务、购物平台、加密货币服务、电子支付钱包等,甚至假冒电讯商、零售集团奖赏计划、运输署「易通行」,犯案模式及工具层出不穷,涉款额以千万计。

反诈骗协调中心图片
反诈骗协调中心图片

延伸阅读:警破柬港跨境钓鱼诈骗集团拉14人 涉款逾百万 分工极仔细逐层分赃

受害者年轻化

另一方面,近年网络诈骗案的受害者更渐呈年轻化趋势,由于年轻群体在网络世界十分活跃,对手机及网络讯息技术使用亦更纯熟,不少年轻人在家学习亦增加接触社交媒体或交友软件的机会,吸引骗徒利用裸聊勒索、援交或网上情缘诈骗。当前的网络陷阱随处可见,社交媒体及软件安全系统亦频现漏洞,大众对网络世界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惟其网络防御意识及素养未能同步增长,令诈骗风险增加,可见网络诈骗对大众构成的威胁实不容忽视。

延伸阅读:今年首季警录逾1400宗钓鱼诈骗案件 大学生误信「送USDC」post中招失250万元加密货币

核实资讯善用防骗App

今日大众生活与数码科技密不可分,要避免误堕网络骗案,必须提升个人资讯素养和数码韧性。网上暗藏许多虚假资讯,不少甚至是诈骗陷阱,大众在使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时,应负责任地运用媒体资讯和数码科技,培养危机意识,避免误堕法网或成为受害人。 首先要核实资讯来源是否可信,同时学习如何判辨不同资讯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防假资讯及不良内容的诱饵,慎防网络诈骗,为个人建立「防火墙」。若收到怀疑诈骗讯息,切勿点击可疑短讯内的超连结,亦不应登入未经查证的网站或轻易提供财务资讯等。切忌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处理网络资讯,以免个人敏感经济财务资料被不法分子窃取,造成财产损失。一旦怀疑个人帐户遭入侵,亦应迅速重设登入凭证,并向官方机构的网络管理员查证及报告,尽快止损。 此外,大众亦可利用第三方防诈骗工具,以辨识诈骗及网络陷阱。政府近年亦致力研发利用AI判别资讯真伪及反诈骗搜寻工具,如警方推出的「防骗视伏器」至今已录得逾万宗确认与诈骗有关的搜寻结果,预警潜在损失金额超过40亿,有助网络用家有效评估网络诈骗风险,提升防罪意识。

防骗App (反诈骗协调中心图片)
防骗App (反诈骗协调中心图片)

延伸阅读:骗徒扮防骗视伏App声称可还发骗款 呃事主存保证金 警称假网站已下架

钓鱼诈骗Phishing Scam

伪装金融服务机构、电讯公司、政府部门、商户等,以「渔翁撒网」的方式发放电邮或短讯,要求收讯人点击讯息内含的连结,并要求留下个人资料、付款资讯等进行诈骗。

手机病毒|31款购物App藏恶意程式!看毕广告片增值钱包内馀额即被盗走
手机病毒|FBI公开恶意App入侵手机8大最新徵兆 iPhone用户也可能中招
手机病毒袭WhatsApp 出这一招即偷纪录 (附假App分辨方法)
手机病毒|18个工具/游戏Apps藏恶意程式 播广告自动载入网上赌场/诈骗网站 入侵镜头偷钱偷资料!
内地女手机突传出人声 揭黑客遥距入侵镜头+萤幕!全因做错1件事
钓鱼骗徒扮医务卫生局 声称自愿医保「激活异常」呃信用卡资料
钓鱼诈骗广告再有新改图 扮港府官员称「他的事业岌岌可危」

数码韧性 Cyber Resilience

在网络方面预防、检测、承受、复原和适应逆境、压力、攻击,或对网络资源受损害时的反应及能力。

消委会流动保安程式|11款手机防毒app评测推介 3款免费版媲美付费版 有效阻挡网络钓鱼
双重认证是甚么|保障帐户安全必须开启 附Whatsapp/Facebook/Google/常用App应用教学
WhatsApp新型骗案 收到1短讯代表已中招?!教你防止帐户被入侵/盗用/偷资料方法
跨境诈骗集团开假网站发钓鱼短讯盗信用卡资料狂碌 14人落网涉款490万元
钓鱼诈骗│警方3个月内接近千宗钓鱼SMS骗案 涉款逾1000万元 多涉及积分奖赏

文:星岛中学学生报《S-FILE》编辑部;图:星岛图片库、网上图片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