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廸 - 「弃养」与「身教」|家长教室

2023-09-26 16:30

笔者听到一件使人痛心的真人真事。

有一位小男孩,自小与家人居于乡郊的寮屋,家中有一只养了6年的唐狗,狗儿陪伴男孩成长,关系密切。后来该区寮屋迁拆,这家庭获得安置居所,男孩的父母决定弃养狗儿,亦没有为它作任何善后安排。男孩无法忘记,在搬迁当日,绝望的狗儿狂奔追着搬运公司的货车,直到男孩的视线再看不到它,那是他最后一次见到狗儿的影像。当时的男孩是何等的伤心、内疚及无奈。虽然不懂表达出来,但他对父母有种讨厌的感觉。事隔多年,父母弃养狗儿的经历,仍深深地烙印在已成为青年的他脑海中,无法释怀。

当今社会,很多家庭因为喜欢小动物带来乐趣,于是不理会家居环境、不细心考虑人生规划、不考虑财政因素便开始照顾它。然而,生活往往存在不能避免的变数;例如搬迁、家庭成员有变、移民及小动物生病等等,是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够为曾经为你带来欢乐的小动物负上责任、付出金钱与提供照顾呢?很遗憾的是,从不同的保护动物机构提供资料显示,近日弃养动物的数字似乎不断增加,情况使人忧心。

然而,值得我们正视的是,家长在照顾小动物时对子女造成的身教。家长是每个家庭的领航者,处事态度、行为操守都一一被孩子看在眼内、记在心中,默默模仿,亦会对亲子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上述故事中的男孩至今仍无法接受父母弃养狗儿的行为便是一个例子。

此外,弃养为动物带来极大的伤害,对生命价值更是无情地践踏,家长们实在不要轻视事件对孩子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今天播下甚么样的种子,将来必定收获等值的果子。如果你期望子女珍惜生命,遇到困难时可以迎难而上,不轻言放弃,请家长们从生活中实实在在地做个好模范。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线: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文廸姑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9月26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

延伸阅读:

郑芷琪 - 你的小幸运|家长教室

凌婉君 - 减压良方|家长教室

黄筠媛 - 家长「动口不动手」|家长教室

文廸 - 「帮手」与「放手」|家长教室

韩晔 - 执屋|家长教室


订阅《星岛校园报》连环送学习天书及网上练习,立即浏览了解详情:bit.ly/BTSEP2023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