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国华中学夥仁大 培训学生导赏员 推广中华文化

2023-07-06 16:16

自中小学恢复全日制,加上口罩令解除后,学校停办多时的课外活动已逐渐复办,西九文化区内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M+,更成为学界新宠,不时有老师带领学生参观。Elsie知道,位于元朗的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汤国华中学,在今年3、4月,就跟香港树仁大学,以及香港公众考古学会,首次合办「香港文物及博物馆学生导赏员计画培训」,有系统地训练中学生导赏员,早前更首次到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履职」,为小学生担任义工导赏员,而Elsie也有随行,既看展览,亦听听学生导赏员的介绍。


12小时训练 须通过考核

负责是次活动的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汤国华中学副校长洪昭隆同Elsie讲,通过导赏员培训的同学有6位,分别来自中一至中五,首次服务的对象,是同一办学团体的伊利沙伯中学旧生会小学分校,共有30位小学生参与,加上小学方面把活动跟内地姊妹校作直播分享,因此也是中港交流活动。「今次参与的中学生导赏员有3位,除了导赏外,还有一系列教学活动,包括在出发前,跟小学分校的同学作简介,讲解参观博物馆的礼仪、不同展厅的知识、分组活动安排等等。」

由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太大,加上时间关系,当日同学们只可参观两个展厅,分别是展厅一的「紫禁万象——建筑、典藏与文化传承」,以及展厅二的「紫禁一日——清代宫廷生活」。参观的小学生,由于不少是首次参观,故对展品很有兴趣,除了听导赏员讲解,亦会主动发问,例如「为甚么时钟上有个佛像?」、「为何饰物都是金色的?」等等,遇到导赏员未能解答的问题,同行的老师亦会「出口相助」,帮忙解围。

洪副校长表示,「香港文物及博物馆学生导赏员计画培训」是一项资优计画,期望让学生透过培训,对故宫文物及博物馆,具备专业认识和兴趣,从而推广中华文化。「整个计画的训练时间为12小时,有2天须在树仁大学上课,学习清朝历史及博物馆的资源知识;另有2天则在博物馆实地考察,包括故宫及文物探知馆。」

博物馆导赏员除了有专业知识,还要有导赏技巧,例如透过提问引起参观者思考,或用生动手法介绍展品等。洪副校长说,参加导赏员培训的同学须经过考核,在口试及报告上达标,才可获发证书,「当同学装备了知识,就有信心带小学生、地区长者,以及有需要导赏服务人士,提供知识为本,配合中华文化传扬的故宫博物馆导赏。」


工作不简单 喜获成功感

Elsie跟就读中三的导赏员郑家慧倾过,她说参加导赏员培训是受老师邀请,而她本人也喜欢欣赏和探讨历史文物,例如中国陶瓷设计、古代科技等。作为导赏员,须对馆内文物有深入认识,故带队前,她亦重点了解两个展厅内其中20件文物,好为小朋友作介绍,但谁知导赏员的工作,并无她想像中简单。

「有些我有兴趣的文物,会找多些资料讲解,但我喜欢的,却未必是小朋友喜欢的,例如有个古代水樽我很有兴趣,但他们却没太大兴趣,反而喜欢看绘画、饰物等。」郑家慧又说,当导赏员须记很多资料,但未必每件文物历史都很有趣,有时需要「死记」;然而,当能解答小朋友的问题,她又会很有成功感。


年龄差距小 讲解「无咁闷」

至于参观的小学生中,部分曾参观故宫文化博物馆,当时亦有导赏员带领。六年级的池泳瑶同Elsie讲,过往也曾在专业导赏员带领下欣赏展品,而且讲解亦很详细,但坦言今次由中学生导赏员带领,可能说话方式比较轻松,感觉「无咁闷」。小五的梁雅婷亦认同,中学生导赏员只比她年长4、5岁,大家感觉较亲近,说话内容较有趣,因此让她对展品介绍也较深刻,并提升对中国历史的兴趣。

洪副校长说,除了小学生外,该校的学生导赏员本月会再带长者到故宫参观,稍后亦会到一所区内小学,协助推广历史文化,以不同形式,推广中华文化。


若有任何家长关心的话题,欢迎报料。

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Elsie陈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3年7月6日教育版专栏「家长八达通」。


延伸阅读:

星岛小一入学天书 拆解选校贴士 剖析8大教学团体

文廸 - 走出疫情的暑假|家长教室

真光首推原创粤剧 师生演绎建校艰辛

凌婉君 - 家长情绪要关注|家长教室

黄筠媛 - 在期望孩子改变之前|家长教室


《星岛头条》APP经已推出最新版本,请立即更新,浏览更精彩内容: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