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廿四孝父母 对子女管教愈多愈好? 家庭治疗师:应该张弛有度

2022-05-23 11:50

Pixar工作室最新动画《熊抱青春记》(Turning Red)的背景是加拿大的华人家庭,主角美玲的妈妈经常如影随形地跟着女儿,管接管送,甚至多次送点心到她的学校,令已经十三岁的美玲不无尴尬。美玲自小遵从妈妈的所有教导,努力做妈妈心目中的乖女,纵然她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性格,还是选择掩饰和压抑,这对母女的互动让笔者想起最近在一场研讨会上,一位治疗师分享华人(包括香港)家长的育儿风格,颇为有趣。

这位治疗师观察到,不少华人家庭从子女还是婴儿时,已经开始「管理」他们的作息时间表。


全方位「微管理」

纵然婴儿从妈妈肚里到现实世界需要很多适应,包括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例如何时有睡意、何时肚饿或冇胃口,并无规律可言;但有时父母已经迅速而有效率地训练婴儿定时睡觉、定时进食,甚至定时大小二便。治疗师看到这种「管理」模式慢慢延伸至儿童阶段,家长往往为子女决定了生活中的大小事务,笔者想起以下对话,相信家长们并不陌生:

父母:「你冻呀,着多件衫!」

子女:「但我唔觉得冻喎……」

父母:「唔得,一阵病咗就麻烦!」

*** *** ***

父母:「食晒啲饭呀!」

子女:「但系我好饱啦……」

父母:「唔得,一阵又嗌肚饿!」

*** *** ***

父母:「出门口之前,去厕所先啦!」

子女:「但我唔急喎……」

父母:「唔得,一阵喺街搵厕所就麻烦!」

如此的「微管理」之下,久而久之,孩子可能连对自己的身体讯息都失去敏感度,只记得甚么是「对」/「错」,「应该」/「不应该」;亦与自己的意愿失去连结,只知道要达成父母的期望;对自己有更多要求、更少接纳。

有趣的是,参与研讨会的其中一位治疗师来自法国,她表示在西方国家,情况却是相反,因为太没有管束,例如如厕训练,有些孩子到了五、六岁仍然穿着尿片上学,未能控制自己去大小二便。由此可见,过度宽松的教养模式亦有其限制,只要不是控制孩子,适当的纪律训练也有可取之处。

根据Erik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幼童会经历「自主与羞惭」的发展任务,即是适时学到最低度照顾自己的能力,如:吃、穿、大小便等。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过于溺爱或过于严苛,包办一切,都会使孩子感到羞怯、失去信心,怀疑自己能力。父母若然能够张弛有度,相信子女更易「达成任务」!


文︰Kelly妈妈

(80后婚姻及家庭治疗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5月23日教育版「小手牵大手」,原文标题为〈出门口之前,去厕所先啦!〉。


延伸阅读:

小手牵大手|恋爱大过天

育儿别心急 免给子女太大压力

亲子关系|孩子为甚么扭计?

亲子关系|林家谦启发的育儿反思

亲子育儿|孩子跌倒了 你会如何应对?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