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场|念书、背书、熟书之路

2022-03-16 12:23

上周六下午,邓立光博士在网上视频以「《周易》的智慧与现代生活」,深入浅出演绎大课题,笔者有幸聆听,得益匪浅。中国传统经典学问《周易》之《易经》、《易传》,自成学问系统,邓博士言简意赅,由图解《易经》、《易传》、易学之关系:「先天后天八卦」、「八经卦」、「上下经卦名次序歌」、「分宫卦象次序」、「河图洛书」、「太极图」、「卦变图」……逐一说明,能让如笔者对《易经》皮毛知识也未沾上的,能得到概括的掌握。 

「曾有不少立论认为,中国只有思想史,未能产出哲学史,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周易》未有深入认识。」邓博士清楚论述,「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要背;「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要背;河图洛书指示之内容,同样要背。邓博士认为念书,要下苦功背书,方能熟书,易学方能逐层深入,起卦不会自欺更不能欺人。

智识获取至提炼成学问,再升华为价值与智慧。究竟用哪种方法才能有所成就?是单程路?抑或是条条大道通东南西北?香港是东西文化荟萃之地,至今,求学方法大抵仍然是西风压倒东风,「念书、背书、熟书」之途,被视为死记硬背,考试过后,知识就云烟过眼,不能沉淀,也无转化成智慧可言。

但中国传统经典学问的流传,却是不能用近代西学标准验证。说孝道,曾背熟《燕诗》的,年老的燕子不要因儿女的背弃而悲叹,思考当年今日你们年轻翅膀丰满之时,不也是高飞背离了父母。背熟孟子的《论四端》,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以孺子入井的故事记之,人性本善的论述清楚不过。唐诗、宋词、元曲,能背熟,当可事半功倍地了解时代、世故、人情、道理。

背熟《易经》两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再逐层深入了解,言无尽,意无穷。今天,社会大众都说要将中华文化复兴,文化与知识、智慧同行,以背诵传统经典为入门,看来还是有扎实的基础、深远的道理。念书、背书至熟书是必由之路。


何汉权
作者为国史教育中心(香港)校长,长期关注学生全人成长及教学专业发展课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3月15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标题原为〈念书、背书、熟书之路〉。


延伸阅读:

大疫情考验大团结 

如何善用一万元? 

疫下应考DSE 何汉权:全港中六考生加油! 

敦煌守护者 常书鸿的故事 

讨论中史教育现况 何汉权支持专修普修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