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栏|批判对错行公义 怜悯众生活慈仁

2022-03-08 11:06

如果今天收到速递包裹,上面以优美的书法写上你的名字,但同时附上「请你尽情享受一个满载忧患的悲惨人生」,不知你会有甚么反应?笔者相信自己必然充满疑惑与担心,但讽刺的是现实中的我们却经常收到甚或自己选购了这种邮包!

有一种未知用途的新合成化学品,在六十五年后被证明可以保护农作物免受虫害而带来绿色革命,又可大幅降低疟疾、伤寒和霍乱等致命疾病的发病率,估计拯救了二千五百多万人的生命,最终更让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Paul H.Müller)于一九四八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它就是价廉高效但臭名远播的杀虫剂「滴滴涕」(DDT)。

DDT对人类毒性低及可有效控制虫害,提升农业产量,因而被过量使用超过四十多年,结果毫无差别地大量毒杀鱼类及昆虫,损害生态平衡,又因不易降解而沿食物链的浓缩效应毒害生态环境中的高级消费者,如导致美国的国鸟白头海雕产下薄壳蛋而未能孵化,几乎灭绝。幸得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瑞秋·卡森(Rachel L.Carson)所著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适时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各国携手逃过一次生态浩劫!

当人类本意运用科学造福自己,却可能因有限的认知而打开了潘朵拉盒子(Pandora\'s box),带来无穷后患。直到现在,有许多经济贫困的第三世界国家仍然使用DDT,因它是最便宜的高效杀虫剂,可有效预防倚靠昆虫传播的致命疾病。

即使拥有明辨思维(critical thinking),但最终的知情决定仍是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后「二害取其轻」的价值选择:为了减少已感染爱滋病毒的滥药者通过共用针筒或性滥交传播病毒,某些政府向滥药者派发清洁针筒及安全套;为了减少对烟草业的冲击及顾存烟民的意愿,即使医学证明吸烟危害健康,烟草制成品仍然可在各处公开售卖……

为何仍要坚持引导年轻人重视明辨思维?明辨思维能促进思考,揭露利弊,在取舍间减少祸害,增加造福世界的机会。


王力克
本栏由香港津贴中学议会校长撰写;本文作者为圣公会白约翰会督中学校长、前课程发展议会资优教育委员会成员。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3月7日教育版专栏「校长有情」,原文标题为〈批判对错行公义 怜悯众生活慈仁〉。


延伸阅读:

正向教育|发掘强项 快乐起来 

上学如应酬? 中学校长:学校应是生命教育的地方 
 
正向教育|注重学习经历 为孩子重新定义「成就」 

残奥羽毛球铜牌得主陈浩源 回母校分享奋斗史 

亲子育儿|为未来铺路 让孩子学懂创新技能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