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想teen开|教育制度的反思

2022-03-14 11:17

记得我是在一九八一年和一九八三年考会考和高考的。那时候,甚少同学有补习老师,更遑论参加大型补习社。那个年代,超过九成的同学出身草根阶层,他们是自己努力读书的。就是升上大学,班上大多数同学都是住公屋,大部分都是传统津贴和官校的学生。那时的社会是有上游机会,大家都在差不多公平的平台努力。

我觉得那时的考核制度较为合理,你只要语文(包括中、英文)及格,而大学收生着重选修科的成绩。我班不少同学理科成绩抡元,但语文科仅仅及格。他们不少成为出色的医生或科研人员。反观今日的「神科」学生,除了从外国回来或念国际学校的那批,DSE基本上要中文、英文、数学和选修科目,都取得优异成绩。

「全才」的学生根本不多,结果不少「理科尖子」因语文科考得不好而被大学摒弃,这些都是无谓的牺牲,真是令人很痛心。若果钱锺书生于今日,因为他数学不及格,一定不会获清华大学录取。

比这更荒谬的,是语文科的评核。我在中学会考时,中文拿甲等成绩。我没有花很多时间温习中文科,我相信我的中文作文和阅读理解一定取得高分。我只是阅读很多闲书,所以作文方面像行云流水。

二○一六年香港青年史学家年奖,梁文辉和张灏洋获得这殊荣。张灏洋在传统名校喇沙书院就读,因为他和我小儿同班。那一年,他在DSE的中文作文被评为第二级。「妈妈,张灏洋的中文比老师还好!」「我在学校考得中文第二名,但我DSE作文得第三级,比张灏洋高一级!」小儿说。「为何会这样?」我问。「可能我们不能扣题,或是内容不符合考评局的评分方案。」儿子说。

回归后已经二十四年,教育真是一个大败笔。孩子不懂中国历史,没有民族认同。我们的考试制度制造一批又一批的失败者。今年我看到很多学童移民英国或加拿大,很多人不是为了政治因素,而是为了外国更健全的教育制度。

希望我们有破釜沉舟和釜底抽薪的决心,把教育制度引回正轨。因为教育永远是国家社会最重要最宝贵的投资。电邮:[email protected]


苗延琼
作者为私人执业精神科专科医生,育有两子。


延伸阅读:

透过内心演练 达至心想事成 

教育专栏|我是大妈 又是姜糖 

自恋形人格障碍大专生 性格偏执拒绝治疗 精神科医生:难为了身边的人 

精神科医生分析厌食症 病因竟与生命教育相关? 

拖延症大学生不愿温习考试 精神科医生:应习惯与负面情绪共存 


立即下载|全新《星岛头条》APP: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