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不被常态束缚 寻找创作空间

2022-02-17 12:28

大大小小的艺术馆因疫情关闭,学校的视艺课只能在綫上上课,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被再度来袭的疫情打乱了。看着坏消息一天天上演,自己不能控制的变化,实在有着说不出的担忧和感伤。那我们还可以做甚么呢?被外在因素控制着的我们,还可作出选择吗?

须承认的是,生活或生命就是没有常态。我们以为是常态的情况有所改变时,内心都被破坏了的计画伤害。但如果我们能看清楚现实就是没有常态,便会明白常态只是一种错觉。只要这样想,我们的心便能接受变化的必然性,在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作出可控的选择,找到令自己快乐的方法,明白自己就是可以为自我创作好消息的人。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问,为何要在此讨论「常」呢?是在说人生道理吗?其实在艺术发展洪流中,不少艺术家都不甘于被「常」的感觉所欺骗,希望在「常」中找不寻常。我们亦不难发现,不同的艺术流派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他们在接受变化的同时,会从当中找个出口,创作出惊世的艺术品。

艺术家马蒂斯(HenriMatisse)在七十二岁高龄下接受了两次大肠癌手术,留下下半身再不能站立的后遗症。但他并没有被这个坏消息影响,反而选择了以剪纸的形式去「绘画」,把他一直追求的色彩与綫条的平衡,创作得更极致,令他的作品成为世人所传颂的佳作。雕塑家罗丹(AugusteRodin)以雕刻大理石闻名,那些我们以为平平无奇的石头,在他眼中却是一件件可以琢磨的艺术品。他有一句经典且富哲理的名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他所说的除了是艺术,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你会是哪一种呢?你会被坏消息打扰你的心,还是用自己的心创造好消息,创造你可以掌控的心情和观察角度,看到一直存在的美呢?

能够有这体会,是在新年时受到我的老师启发。我在这期间看到,爱画动漫的同学研究出不同的画风;有同学在家中搜罗了更多的环保物料进行创作;无论你是哪一个,也希望你在这段日子中,不忘你就是那位可以为自己「创作」好消息的人。电邮:[email protected]


曹小怡
作者为香港美术教育协会会员、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小学部)首席学生发展主任、「视觉艺术教师表扬计画2021」优异表现奖得主。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2月17日教育版专栏「学与教」,原文标题为〈创作的好消息〉。


香港美术教育期刊 探讨艺术教育发展

香港美术教育协会 迈向30周年

陶艺薪火相传

为何要读艺术史? 教大讲师:让人学懂谦虚和感恩

由STEM变STEAM 以艺术教育加强创意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