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幼儿上学大挑战 与父母分离感焦虑 专家:应建立安全感基础

2022-01-11 12:58

幼儿两岁开始可以报读学前预备班(prenursery class),这时在幼稚园门口总会见到不少幼儿哭喊着拉住妈妈的手,不让妈妈离开。这阶段正是考验幼儿如何面对分离焦虑的关口,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幼儿能否内化母亲形象在心中,帮助他们忍受妈妈不在身边数小时的焦虑,而这种能力其实早于幼儿出生已经开始在发展了。


内化母亲形象建安全感

婴儿刚出生的首几个月以至幼儿期都喜欢黏着母亲(或primary caregiver,主要照顾者),他们需要这外在的客体(object)实体地陪伴在侧,满足生理和心理的需要,一旦母亲离开了一阵子或稍长时间,幼儿通常会不安地大哭,这是因为他们未掌握到物体恒存(object permanency)的概念,以为视綫见不到的东西就不再存在,是消失了。然而,只要母亲持续恒常地照顾幼儿身心需要,幼儿就可以慢慢地相信,即使需要未能即时被满足,母亲仍然是存在的,他们因而可以忍受稍为的等待,这是由于他们已经把实体母亲的形象抽象化地内存到心里了。内心的母亲形象能够安抚不安的幼儿,这正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基础。

由此可见,家长千万别轻视婴幼儿的恒常基本照顾,或者完全假手于外佣,反而要把握这黄金阶段,同理孩子所表达的生理和情感需要,尽早建立他们对别人的信任,亦即安全依附(secure attachment)。不少心理学研究发现,幼儿期被忽略甚至恶待的孩子自尊感低,亦难以与人建立友谊甚至健康的亲密关系。他们害怕被抛弃,也就是分离焦虑的表现。


婴幼儿期留意情感发展

我遇过不少智力和工作能力优秀的青年,貌似人生胜利组,但他们在感情上却是冲动、退缩或纠缠,情绪主导而失却理性。经回顾和整理成长经验,往往发现幼年期间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同理,例如母亲因婚姻问题忧郁而不能全心全意回应幼儿需要,或者父母因经济问题而焦虑,无馀力同理幼儿的情绪表达才令到他们自小无法发展内在父母的形象,常常担心所重视的人会离自己而去,既渴望亲密关系却又因自己的退缩或纠缠而吓走心仪对象,落入情感受伤的循环,令人惋惜。

如是,当孩子处于婴幼儿期间,父母除关心子女的智力或言语发展能力,更需要留意他们的情感发展。有安全感、情绪稳定的小朋友,脑部整合往往更佳,于学习上自然更得心应手。

文︰Kelly妈妈(80后婚姻及家庭治疗师,两个孩子的妈妈。)

电邮︰[email protected]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1月11日教育版「小手牵大手」,原文标题为〈分离不焦虑〉。


延伸阅读:

亲子育儿|生仔要考牌? 婚姻及家庭治疗师:勿让育儿变成压力来源


立即下载 | 全新《星岛头条》APP : https://bit.ly/3yLrgYZ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