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与朋友贺圣诞冷落父母 社工:要接受现实 我们年轻时不也一样吗?

2022-01-04 15:58


大家都说现在的过年气氛不比从前,但圣诞就精采得多,可惜也贵得多。一家四口食个圣诞大餐,再去一次主题乐园,至少五千元;但也有朋友不以为然,「疫情前香港人去旅行,成本更贵,现在留港消费平得多!」

职业病发作,忍不住问大家从前如何和父母过圣诞。原来大多数人童年时没有任何特别节目。那么现在呢?在朋友堆中不科学地抽样查问,发现男女大不同:做爸爸的觉得圣诞节目无可无不可,最重要是大家开开心心;做妈妈的却挖空心思准备圣诞礼物,货比三家找最值得去的圣诞节目。

我问:「你们的子女呢?」食圣诞大餐收礼物是小朋友最期待的日子,但当子女步入青少年阶段后,他们反而期望和朋友参与圣诞聚会,把爸爸妈妈放在两旁。说来神伤,却是事实,为人父母者要学懂接受现实,我们年轻时不也一样吗?

综合意见,一系列的圣诞活动,只不过是趁节日找个理由联系感情,建立甜蜜时刻:圣诞有平安夜、有灯饰、有圣诞树、有圣诞礼物等等,应有尽有,为大家提供更多仪式感。所以,当朋友回想小时候吃的圣诞大餐,大家记起的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哪里,而不是吃了甚么。

圣诞节其实和其他节日一样,为我们造就机会和家人共处,建立亲密回忆,做些甚么并不重要,最重要是一起做。有一个朋友每年圣诞都和子女买新衣,也有一个朋友的女儿每年都邀请同学到家聚会,更有一个朋友每年都和家人看一次《真的恋爱了》(Love Actually)。所谓「存在即合理」,圣诞不一定是纯宗教的日子,这么多人重视圣诞,原因很世俗:我们想和家人一起(年轻人例外)。圣诞之后,元旦、农历新年接踵而来,亦当如是观。

(欢迎读者就有关内容,致电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热綫:2402 9230,查询时间为星期一至五上午9时至晚上6时)

Peter Sir 
本栏由香港青年协会家长全动网社工及嘉宾轮流执笔,与读者分享亲职教育经验;本文作者为Peter Sir。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2022年1月4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原文标题为〈最好的圣诞礼物〉。


延伸阅读:

亲子育儿|让孩子持续成长 别做长不大的BB

情绪管理|专家:家长应尝试辨识自己的感受 切忌压抑情绪

亲子育儿|溺爱孩子影响个人成长 专家:爱你变成害你

升小|放榜失手无有怕 教你3招调整心态 打好升学基础

家长教室|考小学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