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大学生不愿温习考试 精神科医生:应习惯与负面情绪共存

2021-12-23 12:28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为何我经常会临急抱佛脚?」John说。他是大二生,念工商管理。「医生,你可以剖析一下我的拖延心理吗?」他问。我说:「你有些专注不足,对具挑战性的事情容易有拖延的问题,幸好你没有强逼性的思想反刍,也没有完美形的执着,这些特质都令人容易拖延。对付拖延问题,你需要的只是立即行动!」

据我所知,大部分拖延症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对行动要求有所误解,以为在行动之前,自己必先受到激励,或感到没有焦虑不安。一个习惯拖延的人也许会说他没办法工作,但真正意思是,他没办法使他自己觉得「想」要工作。我看穿了John的心情,他以尝试了解拖延症来「拖延」自己预备考试。

我们往往把「想」和「做」混为一谈,大部分激励技巧都用在改变你想的感觉上。激励大师会教你对着镜子说「我是最棒的」、「I can do」等,但这些方法不能长远有效,因为它们建立在一种迷思上:以一种特定的情绪来增强你对事情的投入。用激励去改变想法感觉,有时确会有帮助;但有时它就是没办法让你生起想做的动力,激励的建言反而会使事情恶化,它鼓励你执着一种特定的情绪状态,才能开始工作。结果等于在你和工作目标之间,又多设一道障碍:即是假如你不能激励自己欣然开始工作,你就不能认真工作了!

「不要执着于感到『想』才开始工作的立场,谁说你一定要等到『觉得想做』才开始做?问题可不在你没有想做的动力,而是你认为你需要有被激励的感觉。假如你能把影响你拖延的心态与情绪,看成瞬息万变的天气,你就明白不想工作不一定要根除,或积极转变的事。你可以与它共存。」我说。

我提议他用「五分钟起步」去克服拖延症:即刻去做,用行动影响情绪态度,产生上行螺旋。心情会影响行为,反之亦然。「今后你尝试建立自己的工作架构,无论当下有没有温习的动机或灵感,习惯让自己与正面或负面情绪并肩工作,不必设法为培养正面的情绪而分心。」我说。不论求学或做事,拖延是一种内耗。由行为带动,令你的生活焕然一新。

电邮:[email protected]

苗延琼
作者为私人执业精神科专科医生,育有两子。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12月23日教育版专栏「亲子同路」,原文标题为〈如何处理拖延问题?〉。


延伸阅读:

港妈惨受C-PTSD困扰 靠阅读分散注意力

苗想teen开|Brenda:我就快不行了

苗想teen开|复利效果

苗想teen开|不可以罚学生?

苗想teen开|我们都想得太多了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