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艺术与职涯

2021-07-29 11:19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七月炎夏,与友人探访年轻陶艺家许俊杰的工作室。年前,他到日本信乐参加艺术家驻留计画时,我刚到京都旅游,经他的导师尹丽娟介绍相识,便顺道一游信乐的「陶艺之森」。许于二○一五年在浸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便立志当全职艺术家,并随即建立陶室,主要是制作器物。发展须靠自己,庆幸得到一点私人资助,从小规模的工作室开始,两年后扩为空间较充裕的陶室。

六月,我们曾到浸大启德校园参观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展出,展品琳琅满目,平面、立体,传统、新媒体,应有尽有,尹丽娟更带我们参观陶艺室,大开眼界。说到毕业生出路,做本行、当老师的有,与创意艺术无关的也有。

「做艺术注定捱穷?」从黑白粤语长片到今天綫上剧集,塑造的艺术家形象,均非大富大贵,且多「三餐不继」。展能艺术家呢?近年因参与香港展能艺术会的项目工作,对该会的推展加深了解。该会成立三十多年,一直专注弱能人士的艺术发展,从普罗大众的教育开始,进而培养艺术专长,希望做到艺术家「以艺维生」的目标。六月中我和负责的职员谈新年度资助项目的申请,会方欲从特殊学校的生涯规划课程入手,接触高中生,待其毕业后再作专才培训。

教育局拨款学校办生涯规划课程经年。及至中五,学生又可参加「应用学习课程」,包括电脑维修、文书工作、媒体创作、音乐舞蹈、制作糕点、餐饮工作等,期望学生于学校以外,接触不同的「职涯」经历。轻度中度的智障学生毕业后,经评估可入读展亮技能发展中心,进修两年的职业导向课程。往年教育大学的特殊学习需要与融合教育中心,得到香港赛马会的资助,试办两年制的「青年学苑」课程,让能自我照顾,又具备学科学习能力的特教生入读,使有个别需要的年轻人,一尝大学教育的滋味。

参与艺术,人人平等;造就艺术氛围,须靠政府、志愿机构、社会人士的资助和共力;至于能否成为自给自足的艺术家,也无分伤健,得凭天赋、努力、技艺和决心。

电邮:[email protected]

朱启文
作者为香港美术教育协会成员、轻度智障儿童学校荣休校长,现专注艺事。

文章刊于《星岛日报》7月29日教育版专栏「 学与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