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区医院被指向病人处方425天药

2024-06-27 00:00

东区医院被指向病人处方425天即14个月药物。
东区医院被指向病人处方425天即14个月药物。

公营医疗系统问题频生。老人科专科医生佘达明前日在社交网站发文,指他有一名83岁需服用多种长期病及精神科药物的男病人,因发烧在东区医院内科诊治,出院时获处方425天即14个月药物。他昨日向《星岛》表示,当中部分精神科药物属危险药物,需经医生定期监测及「校药」,且一次过开大批专科药物亦不合理,对事件感到非常震惊,直指相关医生、药剂师、部门主管以至医院行政管理均出现问题。

佘达明表示,病人患有认知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血压高、胆固醇等,需服用多种长期病及精神科药物,病情一直由私家医院的心脏科及老人科跟进。他指,病人于今年4月因发烧到东区医院内科求诊,在病人要求下,他与另一私家心脏科医生开出药单,让病人在住院期间可继续服用原有药物。药单上只填写每日吃药的资料及份量,未有列明处方日数,属正常一般做法。
以「两个行李袋」运走不敢服用

他续称,病人入院9日,在出院时,竟获医院处方一共425天药物,并被转介在14个月(即约425天)后至公院精神科诊治。病人领取多达「两个行李袋」体积的药物后感到担忧,一直「不敢动」,只服用之前由私家医生处方的药物。

佘达明认为,病人一次过获处方如此大批药物并不合理,「政府药很多都是副厂药,且一次过开很多药也不等于病人可以长期不覆诊,仍需交由医生定期『校药』,处方合适药物,加上部分药物的保质期只有半年,有可能在病人服用时已过期,影响治疗效果。」

他进一步指,病人获处方的其中一种控制癫痫发作的药物氯硝西泮 (Clonazepam) 属危险药物,需在监测下服用。另据他了解,开药的内科医生年资仅2年,直言「初级医生可接触这些专科药物,还可开那么久,属医院行政问题。」

对于病人获处方多达425天药物,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估计,公院有此决定,或因病人需轮候精神科14个月,份量确「令人惊讶」,但事件也反映公院专科的轮候时间过长。

东区医院解释,该名病人过去一直由私家医生跟进病情,在今年4月入院时曾向医生表示,希望日后转回公院跟进。医生遂按病人要求,为其安排专科门诊诊症日期,并按其临床情况及参考私家医生处方的药物,为病人处方出院药物。医生并提醒病人应继续向私家医生覆诊,直至公院专科门诊开始为其诊症为止。
院方:确保覆诊前有足够药物

东区医院表示,考虑到病人有可能更改覆诊安排,医生在病人出院时决定为其处方较长时间药物,以确保病人在专科门诊诊症前有足够药物服用。另外,为加强病人对精神科药物的依从性,并确保其用药的连续性,医生一般不会分期配发精神科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不过,东区医院指,一般而言,医生应根据病人的治疗需要,包括其临床情况及覆诊安排,处方合适数量及时间的药物,确保病人得到适切治疗及全面照顾。如果有需要处方较长时间的药物,医生应考虑在合适时间为病人安排覆诊,亦应由药剂师定期跟进病人的临床情况和覆核药单,确保病人正确用药及提升药物安全。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