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渗爱陪伴小孩「被看见」

2024-06-17 00:00

绘本作家李佩虹通过简洁的图文,把「爱与陪伴」的真谛传递予众人心中。
绘本作家李佩虹通过简洁的图文,把「爱与陪伴」的真谛传递予众人心中。

近年常有学童自杀轻生,社会批评小孩抗逆力弱,但「爱与陪伴」谈何容易,绘本作家李佩虹通过简洁的图文,把个中真谛传递予众人心中。佩虹担任驻校社工逾10年,接触过无数来自离异家庭、遭受家庭暴力,以及被忽略的儿童,感受到他们心中充满难以言喻的无力感。她发现,绘本可以连结孩子的内心世界,回想自己也曾经被负面情绪压得透不过气,遂尝试拾起画笔创作,把触动心灵的力量传承。近年,佩虹跳出校园成立工作室,寄望自己能保持初心,把正念传递予更多家庭,让小孩「被看见」,获得重视。
小孩坐在课室角落一动也不动,默不作声,犹如「小石头」一样……面对落单的孩子,如何在旁扶持他、关心他,是师长和朋辈需要学习的课题。绘本作家兼注册社工李佩虹出版绘本,希望带出静静相伴,比起强行关爱,更能为孩子带来安慰的讯息,「陪伴是漫长的,花许多时间与小孩的情绪同步,重视他、留意他、对他好奇,用行动证明你爱他;到有一刻他接受你的关爱,就是他需要你。」

每个小朋友的成长都不一样,有些开心,有些内敛,佩虹形容,孩子们是独特的,不能要求他们向同一个目标迈进,或者定义他们,「大人要尊重小朋友有不同特性。」近年常有学童自杀轻生,社会批评小孩「抗逆力」弱,她认为,孩童不会天生就有抗逆力,应是大人在其成长期间,灌输正向价值观,让他们有能力跨越难关,「如何让他们跌倒后重新站起来,拍拍膝头再继续前行,十分重要。」

眼前亲切的可人儿,语重心长地道出「爱与陪伴」的真谛,实质花了逾10年光阴领悟。她忆述,大学毕业就到幼稚园担任驻校社工,完全不懂应对孩童的「奇难杂症」。她形容,尽管幼稚园学生「喜怒形于色」,但言语表达仍有待加强,社工需要透过其他媒介和方式,引导他们表达心底话。
花逾10年领悟「爱与陪伴」真谛

曾有小朋友不愿上学,每到校门就哭闹滚地,后期更严重至无法上学。佩虹指,该孩子一直不肯说话,游戏治疗期间都爱躲在桌子下,直至有次跟母亲一同在校辅导,突然离开游戏室冲向眼眶泛红的妈妈说,「不用怕,我会保护你。」原来,其父母婚姻亮起红灯,小孩曾目击父亲打母亲,以及母亲站在窗边寻死等画面,「他为保护妈妈而拒绝上学,害怕上学后,家中情况无人知晓。」

佩虹直言,当知道小孩闹情绪的原因,应对的方法都有所不同,「要告诉小孩『有人明白他』,当其内心说话被听见,就会有转变。」她忆述,孩子及后开始透过言语发泄,改变甚大,有次砌积木叠得很高,最终积木倒塌也没有发脾气,直言「不要紧」,「他成长了,有能力面对困难,会看到危中有机,再自我安慰。」她指,虽然辅导无法直接解决家庭问题,但小孩生气勃勃,更学习到照顾自己,使她十分感动。
「小石头」以无人照料4岁孩为原型

至于其绘本主角「小石头」的原型,是一个4岁孩子,「他胖嘟嘟,眼大大但眼神恍惚,经常迟到,油头垢面,书包又乱……」佩虹发现,该小孩父母离异,由有情绪问题的妈妈抚养,故小朋友放学后,实质无人照料;有时妈妈忘记煮晚饭,小孩翌日饿着肚子回校,一到茶点时间就会抢吃,「他自我隔离,玩乐时间都会像石头般坐着。」

后来,佩虹透过绘本,向「小石头」传递每个人都是特别个体的讯息,「无论你如何,我都很重视你,因为你很待别。」她指,「小石头」曾分享与爸爸放烟花的开心往事,没想到自己主动提起该段回忆,触动了他,「他定格了,问我为何会记得他说过的话,当刻我的内心被打了几锤,只能直白地说,我很爱他,而每一个小朋友都很重要。」她盼望,当孩童遇到「风浪」,能够有大人在旁相伴,共渡难关。

事实上,佩虹也曾经被负面情绪压得透不过气,犹幸每个阶段都如命中注定般,分别遇到1本洗涤其心灵的绘本。她忆述,中学时入读名校,但学业跟不上,加上妈妈生病,作为家中长女更要照顾两位妹妹,「那段时间的记忆很模糊,只记得我很孤单。」她指,情绪使她呕吐和感到头痛,无法上学,更因而留级,后来在图书馆看到几米的《月亮忘记了》,直言该作品剖白了其内心,「那种孤单寂寞根本不知如何说出口。」最终,佩虹转校,新学校着重同学间互相关怀,其成绩也突飞猛进,由全级最尾跃升至全级头几名,「成绩重要,但关爱都好重要。」
盼绘本成众人情绪「窗口」

离开校园,佩虹初出茅庐,面对社工工作也曾手足无措,压力爆煲,经常独自躲起来哭泣,结果同样因为一本绘本,再次被安慰。佩虹指,每当孩子听她说故事,都像看卡通片般投入,有时更会被主角的遭遇带动情绪,甚至领悟到小智慧,「绘本可以震撼人心,令人有新的体会。」她指,不论孩子抑或大人,都有难以言喻的心声,期盼绘本成为众人情绪的「窗口」,自己也因而想成为一个绘本作家,从受助变成助人,把同样的力量传承下去,「希望别人被我的作品安慰,觉得有人明白自己。」

去年,佩虹毅然离开校园,成立「闪一点工作室」,利用绘本跟不同人合作,例如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学生举办活动,提供小学生情绪教育、教导家长说故事、分享创作经历等,带给下一代微小的影响,「创作故事为别人带来一瞬间的『小火花』,燃亮其生命,盼望『闪一点』可成就众人,长大成为他们理想中的大人。」

佩虹期望,创作更多与绘本有关的课程和教案。她直言,由社工摇身一变成为绘本作者,现时回首,生命中有不少往事,都引领她踏上创作的道路。她希望,创作更上一层楼之馀,往后的作品能够保持纯粹和真诚的心,「我相信我会做到。」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