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加辣六大招 拟全面禁另类烟

2024-06-06 00:00

立法禁止排队期间吸烟,禁「边行走边吸烟」行为列中长期研究。
立法禁止排队期间吸烟,禁「边行走边吸烟」行为列中长期研究。

政府订下在2025年将吸烟率降至7.8%的目标,去年就控烟政策谘询公众,以迈向「无烟香港」愿景。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今日举行记者会,公布控烟策略公众谘询结果及下一步措施。《星岛》获悉,政府将提出控烟「加辣」六大新措施,包括建议立法禁止排队期间吸烟;研究修例全面禁止另类烟草产品,包括电子烟和加热烟;大幅提高走私香烟罚则等。

医衞局去年推出控烟策略公众谘询,以4个策略为主轴,包括「管供应、降需求」、「禁宣传、减引诱」、「扩禁区、免烟害」及「重教育、助戒烟」,向市民提出17个问题,谘询公众意见。具体问题包括应否禁止向特定日子后出生人士卖烟、扩大非吸烟区范围等。卢宠茂今日下午2时30分在政总举行记者会,公布下一步控烟措施。海关关长何佩珊、衞生署署长林文健、医衞局副秘书长李力纲和衞生署控烟酒办公室主任封萤亦会出席。
「火车头」行为恐难以执法

消息透露,政府将交代多项短中长期新控烟策略,俗称「火车头」的「边行走边吸烟」行为,据悉当局研究后认为难以执法,替代方案是立法禁止排队期间吸烟,局方会研究具体立法框架;规管「火车头」行为则列入中长期研究。

另一措施是参考海外做法,把每一支已完税香烟印上识别码,令市民更易辨识是否私烟,以加强打击私烟及白牌烟,并提高罚则加强阻吓力。目前被定罪的私烟活动不法分子,可最高罚款100万元及监禁2年,海关日前建议提升至最高200万元罚款及监禁7年。

政府亦会研究修例全面禁止另类烟草产品,包括电子烟和加热烟,即管有亦违法,当局将详细研究适应期、执行细节和罚则等。立法会在2021年通过修例,禁止进口、制造、售卖、宣传另类吸烟产品,包括电子烟、加热烟产品,惟现行法例下,市民在街上吸食电子烟并无违法。医衞局去年亦已表明,考虑全面禁止管有电子烟等另类烟草产品。

去年谘询文件提及,限制对指定年龄层人士出售及提供烟草产品,消息指当局研究修例,日后私人分享香烟予18岁以下人士亦违法。至于备受争议的禁止向某一日期后出生者售卖烟草产品,当局会视为长远研究方向,意味短期内不会实行。
议员促考虑游客需要增吸烟区

此外,消息指香烟包装表面的健康警告标示,将由现时占表面面积85%增加至100%。至于法定禁烟区范围,料扩至体弱多病人士处所外的地点,包括医院、诊所、学校、院舍等。

《财政预算案》已连续两年加烟税,今年2月每支烟税款即时加8毫,烟草税占零售价比例提升至约70%。据统计处调查,去年增加烟草税后,初步数据显示吸烟率由2019年的10.2%及2021年的9.5%,下降至9.1%。

自由党立法会批发及零售界议员邵家辉表示,完善已完税香烟的标签制,原则上确实有助打击私烟,但提醒数据已经很清楚,香港私烟问题十分严重,政府过去两年增加烟税,相关收入减少之馀,吸烟率却没明显减少,认为能减少的烟民数目有限,甚至可能已「到顶」,他们极大机会进入了私烟市场,未必是单靠加强执法便可解决。

立法会衞生事务委员会委员管浩鸣认同大部分控烟新措施,例如禁止排队期间吸烟,有效减少二手烟对公众的影响,亦支持加强打击私烟行为,但认为政府要做好宣传及教育,特别是顾及外来游客可能有吸烟需要,应增加吸烟区等配套设施。吸烟与健康委员会委员张勇邦表示,若措施成事会有一定成效,可营造大环境和气氛,令市民觉得吸烟确实危害健康。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