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牙科实习无可厚非 各方理性沟通免争拗

2024-05-27 00:00

政府提出修订《牙医注册条例》,建议最快明年强制本地培训的牙科生要在公营机构实习一年,经评核后才能注册执业,引发连场争议。港府更公开了一个被掩藏了逾十年的秘密,港大牙医学院的牙医学士学位课程存在结构性问题,濒临被牙医管理委员会(牙管会)取消认可,引起学生反弹,而各方又各执一词,令争议充满火药味。各方宜平心静气,理性讨论,如何加强牙科生的临床训练。

立法会正审议修例,坊间认为政府强制牙科毕业生实习一年,目的是缓解政府牙科诊所人手不足,但政府否认,强调引入实习期是逼在眉睫,弥补现时牙科课程被指出现临床训练不足问题,面临被牙管会取消认可的边缘。
课程结构问题属新旧流派之争

牙管会自2012年起就港大牙医学士学位课程进行每5年一次的评审。医衞局日前首次披露,牙管会在2014年评审报告称,牙医学院未能提供完整纪录显示学生临床培训等情况,2019年评审报告仅给予课程「有条件保留」认可,并要求学院提升学生的临床培训和经验。可是,牙管会在2022年评审时仍未见改善,最终维持给予「有条件保留」认可,并去信医衞局反映相关问题,指若情况未有改善,有机会取消认可课程。医衞局得悉消息后,随即与港大、牙管会开会,最终提出引入实习机制这个折衷方案,避免课程除名,牙科毕业生要像海外牙医须应考执业试。

医衞局将这个被隐藏了逾十年的秘密公开后,消息人士更指个别牙科毕业生连牙都未剥过,犹如投下一枚震撼弹,令社会哗然,惊觉牙科生的临床训练不足,若允许其执业,可能损害病人的福祉,觉得有必要为牙科毕业生引入实习期,与医科生看齐。

事件带出几个问题。第一,牙管会明知牙医学院课程出现结构性问题,为何迟迟才向政府通报?牙医学院为何回应缓慢?牙管会解释,其评审工作是基于临床经验的结果,至于如何编排课程则尊重学术活动和自由选择。

说穿了,其实是两个不同流派之间较劲。牙管会属老一辈,故希望学院跟随旧方法,以学生剥多少只牙、诊治多少病人等「项目式」计算学习成果,但牙医学院课程采用新式的全人治疗概念,着重病人的整体治疗安排,而不拘泥于剥多少只牙。不过,牙医学院也并非全无改善,至少近年已因应牙管会的评审建议,把杜牙根和剥牙次数,以及诊治50名病人等列为毕业条件,问题是这些改动是否完全满足牙管会的要求,却是另一回事。
与学生加强沟通化解不满情绪

第二,政府在游说议员时向外放风,有个别牙科生无剥过牙就毕业,是否夸大其词呢?毕竟港大牙医学院在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向来名列首三位,是本港莘莘学生心仪的神科,可是在政府消息人士眼中却是个纸上谈牙,没有多少实战经验,形同抹黑整个牙医学院和香港牙医质素,令这批尖子犹如从天堂一下子打到地狱,相当愤怒。

此外,牙科生觉得引入实习安排对他们不公,因从没想过政府会改变游戏规则,之前报读时规定读6年,毕业后便可执业,现在额外增加一年实习,打乱了其职涯规划,而且若一早知道牙科课程有可能被取消认可,根本不会报读。

牙科生临床经验不足,疫情期间病人不愿进行口腔检查,令问题变得更严重,为保障病人利益,政府引入实习期势在必行,但难免会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

各方不宜意气用事,应理性讨论如何落实,加强牙科生的临床训练。港府宜与牙医学院、牙管会和学生沟通,陈述实习对他们是如何重要,因政府牙科诊所病人多,疑难杂症也多,在资深牙医指导下,累积实战经验,有助提升其断症和诊疗的本事,对日后挂牌执业大有裨益,并化解其对改革的不满情绪。牙管会也要与牙医学院加强沟通,就课程设计寻求共识,减少争拗,才有助维护本地受训的牙医专业服务地位。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