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750亿 「点解香港唔可以」

2024-03-01 00:00

深圳首个「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今年初正式启用。
深圳首个「5G+无人机血液运输智能空港平台」今年初正式启用。

无人机是组成「低空经济」的重要部分,根据内地业内数据显示,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2022年无人机相关产业的产值达750亿元人民币,亦有数据显示全国4成的文旅项目及景区,都有安排无人机表演。
广州设无人机的士

香港一间无人机灯光表演公司首席营运官杨镇宇认为,香港是很有潜力发展低空经济,举例可仿效广州定点设立无人机的士,载客在空中环绕一圈看风景,「无理由人哋嚟香港,十年前搭缆车,十年后嚟都仲系㗎嘛,如果成个城市唔跟科技进步,人哋无理由再嚟」。

根据去年内地发表的《2022年文旅行业无人机编队表演数据洞察报告》,单是2021年国内无人机编队表演,达到7228场,当中近四成在文旅项目和景区当中,而且国内5间提供无人机编队服务的龙头公司,在无人机表演相关业务的年收入规模为3000万至7000万元人民币。

杨镇宇表示,深圳是内地「低空经济」一个试点,包含表演、运输、医疗、搜救等,发展很成熟,甚至欧洲都开始使用无人机运送病人到医院,这些技术都是由内地输出,「深圳有嘅嘢,点解香港唔可以有呢?」他续称,香港至今没有固定的无人机常驻地,举例可在数码港、海洋公园、愉景湾等做试点,让旅客乘无人机在上空游览,「以前用成万蚊先可以坐直升机游维港,𠵱家内地1000蚊就可以飞一次」。
吁港设无人机常驻地

被问到在维港是否可行,他解释直升机飞行约离地400至500米,载人无人机可在200至300米空域飞行,但维港上空有多条飞行服务队常用的航道,要做到很难,相反无人机表演主要在离地90米空中则无阻碍。

他又称维港信号多,该公司每架无人机须同时接收20至50个信号,并使用内地的北斗卫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俄罗斯和欧洲的卫星,才可以令信号在表演时更稳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