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投资部署 稳守等年尾翻身

2024-02-06 00:00

多位投资专家一致认为,股市依然动荡,新一年「保命、保本」方为上策。
多位投资专家一致认为,股市依然动荡,新一年「保命、保本」方为上策。

即将迎接龙年,一众投资者新年宜攻或守?港股去年备受考验,美国联署局预告减息,而今年底将举行美国大选,下任总统席位花落谁家也必然令股市翻起滔天巨浪。本报专访多位投资专家,分析来年股市、楼市、外币、债券及加密货币5大市场,拆解如何在「鳄鱼潭」中保命、保本,甚或稳中求胜。他们均认同,来年市场倾向保守,或至年尾才有机会转跌为升,吁投资者做好风险管理及选股基本功,定能获得好回报。 

内地复苏不如预期,近日恒指更曾跌穿15000点,重返疫情时的水平,新一年应如何部署避免损手?本地投资专家口径一致,认为股市依然动荡,新一年「保命、保本」方为上策,既然时不利兮,「躺平」做定期绝不失礼,吁读者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强逼自己胡乱入市;另有专家认为「有危必有机」,做好风险管理分析,仍可找到适合的股票作投资。

独立股评人胡孟青指,投资要实在,信专家不如看市场流动,「Follow the money(跟钱银走动)!投资只有赢家和输家,没有专家,不要听人讲贴士;趋势是你的朋友,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她形容,钱回来,香港自然见水即生,「谋定而后动,届时再审视做甚么投资亦未迟。」她指,现时最紧要做好自己,企业管治水平、盈利表现、行业增长前景及估值才是判断能否入市的关键,投资者与其「靠估」战战兢兢,倒不如做定期,「有时个市不理想,不要逼自己买股票、做投资。」

创升证券资料研究部副主管陈镇强亦指,香港股市早由中资企业主导,中港股市走势几近同步,单由经济基本面看,港股难有「大面积拉升」。他同意指,最安全避免损手,逻辑上是「投降式」只做定期;如不想躺平,可以选择相对低风险的国际金融股。今年适逢「美国大选年」,各界预视市场必定不和平,陈指,美国经济软或硬着陆是伪命题,正如「利息环境高不利高估值股票」的理论一样,「单就美国经济数据而言,美国劳动市场强劲,消费力具韧性,软着陆机率较高。」他续说,由基本面带动的升势,有机会贯穿头三季,时间越接近第四季,政治的力量将占上风,增加回调压力,「当然政治层面的要素不是平民百姓可以主动管理,先做好选股基本功,定能获得好回报。」

东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庞宝林则赠读者「八字真言」,「上善若水,处之泰然。」他解释,新一年要有远见,不要停留在过去的困难上,「做好风险管理,上善若水,水是兵来将挡,这方面赚不到就向别的方向发展,向全世界去看。」他指,去年油股上升,至最近也有起色,约升6美元,「去年68元至90多元一桶,现时是70多元,所以大家觉得有水位。」另外,他放眼外地股票市场,如看好印度及越南股市,至于中国就稳住了,要等催化剂。他指,如果中国经济向好,美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今年波动会大一点,但读者可按调整买,希望年底创新高就有机会。」

大摩策略师指2024年有2大值得关注的投资主线,即「题材逆转」和「AI普及」,前者指1月份是最频繁出现反转的月份,尤其是前一年涨跌幅超过20%的题材最容易反转。陈指,美股而言,没有出现题材逆转,反而出现坊间常用的「马太效应」,强势大型股走势持续。他指,香港股市年初跑出两大主题,第一是政策催谷的「中特估」,第二则是押注美国减息的高息股;至于AI主题,港股真正有AI应用并有意义地提升盈利的企业得「小猫三几只」,未成气候。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