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老家庭压力爆煲 社协促统计支援

2024-02-02 00:00

认知障碍症患者普遍症状包括情绪大上大落、缺乏自理能力、容易走失,令照顾者压力倍增。
认知障碍症患者普遍症状包括情绪大上大落、缺乏自理能力、容易走失,令照顾者压力倍增。

港铁石门站日前发生长者胶袋笠头自杀悲剧,再次揭发照顾者悲歌。老人科专科医生佘达明表示,认知障碍症患者普遍症状包括情绪大上大落、缺乏自理能力、记性差、容易走失,令照顾者压力倍增。精神健康谘询委员会前委员、社区组织协会干事阮淑茵建议设立资料库,了解有多少「双老家庭」从而作出优先支援。
佘达明昨日在电台节目表示,「以老护老」的个案很常见,处理这类问题主要有三大方面,包括药物、家人支援、行为治疗,他形容这是家庭问题,需要整个家庭的成员,包括子女一同处理,不能够单靠其中一个人。他亦赞成在家安老,希望通过在家用药、心理或行为上的支援,让患病长者能得到有尊严的生活,但这需要依靠当区社工处理并找出需要帮助及隐蔽的长者,及时跟进及定期家访,避免悲剧发生。
需加强用药心理行动支援

阮淑茵在同一节目表示,对于接二连三有这些与照顾有关的悲剧发生,反映现时对支援照顾者的服务未足够,特别是要照顾认知障碍者的家人,其压力相对比较大,尤其年老照顾者,因体力问题,自己本身可能也有病患,未必能够应付患者的日常基本需要,例如未能扶患者上落轮椅,变相有时会令照顾者在压力下病得更严重。惟家人基于责任或其他原因,不想将长者交由老人院照顾。

她说,见过有私家老人院为卧床长者一次过包6至7块尿片,令家人不想将亲人交由老人院照顾,有些则因不想放弃,于是将责任放在自已身上,令压力加大。她又称,虽然近年政府提供不少暂托服务名额,但很多都是透过私人买位方式提供,有关质素和价钱需要加强监管。她希望当局可以设立资料库,了解有多少「双老家庭」需要支援,优先处理他们的需要,避免类似悲剧再发生。
议员倡设「三层保护网」

立法会推动照顾者为本政策小组委员会委员、新思维社福界议员狄志远昨日表示,目前针对照顾者的服务明显不到位,否则不会有这么多的悲剧出现,建议在社区、医护及政府层面推行「三层保护网」,为照顾者提供完整的支援。他与小组副主席、「A4联盟」林素蔚,以及小组另一委员、选委界江玉欢,希望可约见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商讨政府政策有何改善。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