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商合作」是世界趋势 有利本土文化输出
2023-12-31 00:00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及香港可发展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博物馆谘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认为,加强「官商合作」是一大方向,韩国正是优秀范例,如现时旅客游景福宫几乎必租韩服,「此类合作实有助文化输出,用不着甚么也想到『官商勾结』。」
苏彰德表示,政府内部较担心与商界合作会惹来非议,但他认为,官商协作已是世界趋势,如韩国首尔的地标「Hammering Man」,便是由私人企业购置,当地政府在交通改道方面作配合,而欧洲大部分艺术和文化活动,不少都是由大品牌或银行等出资举办,认为「政府需思考私人巿场及商界要扮演甚么角色,部门可协助处理消防、交通等法例上要求,或推出相应税务优惠,鼓励私企和收藏家设私人博物馆展出藏品。」
另外,公营项目的优势是获政府资助,不用与私营或半公营的博物馆竞争,苏彰德建议公私营博物馆可每年定期举办主题式展览彼此交流,「如以『时间』为题,各馆可活用自家展品去迎合主题策展,既有新意,也可吸引游客前往多间展馆,更易创造话题。」
可发展国际收藏品复修中心
此外,不少知名拍卖行每年在港举办拍卖会,苏彰德认为,若能强化博物馆的修复、保存技术等研究,本港有条件发展为国际收藏品复修中心,因当全球藏品聚集在港,博物馆亦不难物色更具价值藏品。
选委会界别立法会议员马逢国认同,本港现时缺乏具体政策支援私人博物馆的发展,「除了个别展馆获场地支持,其他没有太多。」而导赏旅游是未来的大趋势,但私人博物馆缺乏经费长久营运,促当局应提供更多支援。
康文署表示,今年康文署辖下博物馆与非辖下博物馆共8次合作举办展览,包括互借展品;疫情前的2018年则为9次。署方指,全港性的博物馆活动如香港博物馆节2023及香港科学节,均有邀请非政府机构博物馆作为夥伴,让公众能认识这些博物馆,及参与其举办的活动或展览。
關鍵字
最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