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境转战网络自救 舞台剧线上公演

2023-12-25 00:00

李蔼仪指,艺术应在最艰难的时候,最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李蔼仪指,艺术应在最艰难的时候,最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

疫情造成空间阻隔,却缔造艺团数码跃升契机。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余洁仪指,疫情初期确是有点措手不及,但后来不但有「Plan B」,更有「Plan C」,「如海外艺术家若不能来港,会让他们做网上放映版本。」疫下也衍生不少跨空间演出,如2021年快刀剧场的《无晴情天气报告》,主创未有来港,全程与本地演员在屏幕前隔空合演;同期的《鼠疫》因未能实体公演,要改为网上放映,「当中英语版由身处6个不同地区的演员,分别在6个城巿上演。」余洁仪坦言,同事本专注「做舞台、做演出」,疫下要掌握拍纪录片、做字幕,发展部人员也学会做网上开幕式和线上新闻发布会,「每次有2手准备,工作量是2至3倍。」

香港芭蕾舞团行政总监李蔼仪指,舞团宗旨是「舞动不息」,早于2020年3月已推出「港芭@家 」网上频道,笑言「当是电视台咁做」,由舞者分享训练、健身、化妆乃至煮食等资讯,「我们一定要保持舞蹈员处于精力充沛状态,故疫初已决定做网上活动。」她笑指,疫中人人留在家里,创作被看到机会更大,「全世界都望住电脑,那是『最大的窗口』,令我们的创作可面向世界各地。」疫情中保持网上曝光,亦增添不少商业合作机会,如与运动品牌合作教健身等。
舞团开频道「将创作面向世界」

疫情亦予舞团建立拍摄专队契机。李蔼仪指,芭蕾舞拍摄难度高,摄影师须掌握舞台术语,才能找到最佳拍摄时机,「过去有舞团导师情急下自己拿摄录机拍。」受惠于政府防疫抗疫基金,舞团有机会与不少电影工作者结缘,从而建立拍摄队。李说:「他们不叫摄影部,而是创意媒体工作室,因其工作绝不局限拍嘢,也涉及创作。」她举例,在筹备明年1个涉艺术科技项目时,部门同事主动建议加入延展实境(XR)、扩增实境(AR)等元素,非满足于「纯拍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