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骗视伏器融入转数快保市民血汗钱

2023-12-25 00:00

左起:香港金融管理局主管(金融基建发展)黎巧儿、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警司郑丽琪、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邓月容,早前举行记者会介绍转数快平台推行的「可疑识别代号警示」系统。
左起:香港金融管理局主管(金融基建发展)黎巧儿、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总警司郑丽琪、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邓月容,早前举行记者会介绍转数快平台推行的「可疑识别代号警示」系统。

近年诈骗案件数字不断攀升,警务处为打击骗案,早前推出一站式诈骗陷阱搜寻器「防骗视伏器」和手机版应用程式「防骗视伏 App」,以提升公众辨识诈骗和网络陷阱的能力,并在上月将有关系统融入转数快平台,推行「可疑识别代号警示」系统,有助市民识别涉及诈骗的转数快帐户,达至防骗效果减少损失。警方表示,市民可积极利用上述工具,以减低受骗风险。

当市民遇上可疑网购卖家、白撞讯息、自来招聘或投资邀请等,可以在「防骗视伏器」或「防骗视伏App」输入对方的平台帐户名称、平台帐户号码、电话号码、电邮地址、网址、收款帐号、IP 地址及杂凑值,即时评估诈骗或网络安全风险,搜寻器会以不同颜色显示该资料的安全性,当中红色表示「高危有伏」,代表资料与向警方作出的诈骗举报有关;橙色「疑似有伏」和黄色「可能有伏」代表也有一定诈骗风险。
红色警示助说服亲友脱离骗局

「防骗视伏器」和「防骗视伏App」推出至今共录得超过180万搜寻次数。警方指,有不少认识「防骗视伏器」或已安装「防骗视伏App」的市民在遇到疑似骗案时,可及时通过搜寻找到可疑警示,因而力保不失或防止了进一步损失。

另外,有市民怀疑家人或朋友堕入骗局,即使屡劝仍未能说服对方相信自己正在被骗,例如网恋骗案和投资骗案的受害人对骗徒已经建立了颇深的信任,或已投入大量金钱,不愿相信自己正处于骗案之中,若遇到此种情况,市民可以透过「防骗视伏器」或「防骗视伏App」查询骗徒的电话号码、网址、收款帐户等,并将红色「高危有伏」警示作为强而有力的证据,令家人或朋友醒觉,不再被骗徒所迷惑。
首9月录逾2.2万涉诈骗帐户

今年首9个月,警方发现有至少2.2万个「转数快」识别代号被用作诈骗或洗黑钱的相关活动,故此警务处联同香港金融管理局和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等多个机构合作,利用警方「防骗视伏器」的资料融入转数快平台,当用户透过转数快平台转帐时,如输入对方的转数快识别代号是曾经被市民向警方举报为与诈骗有关,用户会在确认交易的页面看到弹出了一个防骗警示,提醒有关转帐存在高度诈骗风险,而有关系统已于上月26日实施。

警方提醒,假如受害人向骗徒查询或对质,骗徒会以各种藉口游说市民转帐,例如说被警方错误标签、银行记录出错、系统测试中、帐户正进行审批程序、帐户被错误标签等。当遇到此类可疑交易,市民应立即停止进一步转帐,并避免与疑似骗徒对质。

「防骗视伏器」资料库除了与金融平台对接提供警示,每日亦会把诈骗电话及网址交给主要电讯商进行拦截及反诈工作,例如注销电话号码、拦截网站等。此外,手机版「防骗视伏App」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加入3大功能,包括自动辨识可疑来电、自动辨识可疑网址,以及让市民举报疑似诈骗的公众举报平台,务求在系统层面和个人层面提升对公众的防骗保护。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