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佩研奖赏举报滥用公屋

2023-12-01 00:00

最新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为5.6年,按季上升0.3年
最新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为5.6年,按季上升0.3年

最新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为5.6年,按季上升0.3年,长者一人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为3.9年。房委会表示,上升主要是由于过去数季新公屋单位供应减少,强调轮候时间封顶于6年目标不受影响。房屋局常任秘书长兼房屋署署长罗淑佩表示,或参考好市民奖,鼓励举报滥用公屋。她透露,2023/24年度截至11月,已收回逾2000个单位,如按比例计算或在年底能收回近3000个单位。

房委会解释,过去数季新公屋单位供应减少,而今年是未来数年内公屋产量最低的一年,过去12个月获安置的一般申请者大部分入住位于市区或扩展市区的翻新单位,他们的轮候时间较新界区公屋申请者的轮候时间长约一年,导致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上升。
6年封顶时间目标不变

房委会预计,明年上半年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仍会上升,但随着2024/25年度在屯门、东涌及新界北,以及在2025/26年度在观塘、古洞北、粉岭北及上水等地区均有不少新公屋供应,加上简约公屋单位于2025年开始陆续落成,整体公营房屋供应会持续明显增加。公屋平均轮候时间6年封顶目标不变,公屋综合轮候时间亦会在2026/27年度回落到4.5年。

罗淑佩昨日在电台节目指,去年根据举报成功收回超过180个单位,当中有人「大义灭亲」,举报公屋户亲友持有物业,将单位当成货仓等。在收到的举报中,更有公屋租户在内地有物业,向内地有关部门查证后,发现有关租户不仅拥有内地物业,更有商铺收租,署方已向其发出迁出通知书。

立法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主席、经民联卢伟国表示,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不时有波动,「起楼、建造都需要时间」,认为某段时间较少公营房屋供应,令轮候时间延长是正常,最重要是中长期目标是否达到。他指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到,政府已觅得土地兴建约41万个公营房屋单位,超额完成10万个,有信心未来几年增加供应后,公屋轮候时间会回落。

民建联房屋政策发言人、立法会议员陈学锋指,在整体房屋供应稳定时,对公屋轮候时间出现些少反覆表示理解,目前本港房屋供应仍处于「头重脚轻」当中「轻」的位置,当未来房屋供应量增加,如简约公屋单位陆续落成,相信政府绝对可达标。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