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66万人入境塞爆关口

2023-10-25 00:00

重阳节假期,高铁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回港市民亦乘搭高铁,人头涌涌。
重阳节假期,高铁成为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回港市民亦乘搭高铁,人头涌涌。

前晚重阳节返港人潮塞爆本港各个陆路关口。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前日录得逾66.4万人次入境本港,创疫后新高,当中超过57.6万为港人,较早前十一黄金周高峰期多2成。单是西九龙高铁站,便有逾3.8万人次回港,较国庆高峰的3.7万人次更多。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表示,乘高铁往返内地者增加,是政府多年来推动与内地融合的必然结果,冀巿民明白当人流增加,轮候时间自然会延长,但有关部门会精益求精,研究怎样做得更好。有立法会议员倡延长口岸开放时间,亦有议员建议高铁减少检查行李次数,做到「灵活行」,既疏导人流也方便旅客。

本港各关口在重阳节录得逾66.4万人次入境,超越国庆翌日(2日)约64.7万人次的纪录。当中逾13.8万人次经罗湖入境,逾11.4万人次从落马洲支线返港,较国庆翌日分别大增约22%和36%;西九龙高铁站同样人头涌涌。李家超指,不论怎样优化过关安排,人流增加自然会令轮候时间延长,但政府部门会研究怎样做得更好,冀巿民多留意当局发放的讯息,确保行程不会失预算。
数年没祭祖致人潮更多

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柏良指,其助手前日经落马洲支线返港亦遇大挤塞,「据知内地过关效率甚高,但香港口岸塞得好严重。」对今次人流较十一假期更多,他估计因重阳节不少人回乡祭祖,多一家大细出行,加上疫情期间很多人「几年无拜过山」,致人潮更多,「带小童过关又要用人工通道,效率更低」,而当局亦未如十一假期时般严阵以待,建议改善节日的人流评估。
议员倡高铁减检查行李次数

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委员张欣宇指,深圳湾口岸当日因港方巴士运力不足造成挤塞,经高铁返港亦有2大「樽颈位」。其一是内地边检布局问题,「当地将人工通道置中,两端设自助通道。若无人员提醒,旅客很容易流向最近月台的自助通道,远端的自助通道却没有人用。」其次是港铁管理的出闸口,拍卡失败率甚高,致人流停滞,「且港人用身份证过海关,出闸却要转用回乡证,花费不少时间。」

立法会议员刘国勋指,西九龙口岸两地过检在不同楼层,巿民行上行落,过境手续随时比短途车的车程长,认为各口岸应做到1个闸机可完成两地过境手续,且应延长陆路口岸的开放时间,如落马洲支线应开至午夜12时。另一立法会议员梁熙指,重阳节非内地假日,返港者撞上当地下班人潮,道路更挤塞。他倡高铁参考其他口岸,只检查一次行李,长远可用人脸识别技术提速,「现时不少人需提早2小时到高铁站坐车返港,有违当日兴建高铁的初心,绝对有改善空间做到『灵活行』。」

新华旅游助理总经理尤满意指,重阳节有近60个旅行团到内地旅游,因人流太多,高铁团需提早2个半小时集合,较平日再早1小时。也有改用人流较少的莲塘口岸返港,「但即使预算晚上7时过关,亦要提早在下午5时集合。」他又谓,不少港人意识到黄金周「内地好逼人」因此自动避开,但重阳节无此顾忌,致出游人数比十一假期更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