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正向幸福人生

2023-09-21 00:00

「正念」可谓近年热门的话题,乍听之下带有宗教意味,其实不然。比起「正念」,香港更常称作「静观」,两者所指的一样,都是从英文Mindfulness而来的。而Mindfulness又源自巴利语sati,在佛教经典中通常被翻译为「念」。不过,现在我们常听到的正念,已经去掉宗教元素及神秘色彩,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之中,包括医疗、心理辅导、社会福利、教育等。

正念减压课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Program, MBSR)创始人卡巴金(Kabat-Zinn),把正念定义为「有意识且不加批评地留心当下此刻生起的觉察,藉以培养自我了解、智慧与慈爱」。简单来说即是活在当下。说起来简单,但身处科技时代,「机不离身」的我们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一心一意专注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这些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受到环境影响,在成长过程中渐渐被遗忘。因此,近年与正念相关的课程受到香港不同教育机构的欢迎。

中华教育出版的《迈向正向幸福人生——以静观和正念培育儿童青少年正向价值和身心灵健康》中,几位作者也分享了与子女的相处之道。原来有时候我们不经意说出的话或做出的行为都有可能伤害了孩子,损耗亲子关系。除了学校课程外,正念也能融入亲职教育中,当父母能敏锐地觉察自己的情绪变化,避免做出冲动的行为和反应,也就能更好地处理亲子关系。

本书分为3部分:理念篇、社区实践篇及校本实践篇。理念篇从学术理论角度探讨非宗教正念课程的发展,正念与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等的联系;社区及校本实践篇分享了在社区、家庭、学校的正念实践经验。本书的主编及作者有学者、专业人士、教育工作者等,在正念、生命教育、家长教育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书中还设有「练习小贴士」部分,介绍一些简单的正念练习。

身处瞬息万变的社会,不少人开始意识到「慢下来」的重要,我们每天为生活劳碌,接受过量的资讯,最终也要留一点空间给自己,回归到自己的身心灵,正念或许就是一个让你找回平静的方法。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