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限投资敏感科技 中方斥科技霸权搞脱鈎

2023-08-11 00:00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国企业未来在敏感技术的对华投资,主要涉及半导体、量子计算及AI三大领域。
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国企业未来在敏感技术的对华投资,主要涉及半导体、量子计算及AI三大领域。

(星岛日报报道)酝酿了近两年,美国总统拜登周三(9日)正式签署行政命令,限制美国企业未来在敏感技术的对华投资,主要涉及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AI)三大领域,涵盖港澳,预计明年实施。中国商务部批评,这是打着「去风险」的幌子在投资领域搞「脱断链」,中国外交部表示强烈不满,并提出严正交涉。
被称为史无前例的对华投资限制措施公布。这项禁令未有具体针对的机构,美国财政部就关于行政命令的具体实施范围,徵求公众意见,谘询期45日,明年生效,不影响现有的投资。

路透社报道,该行政命令的主要目标,是开发晶片设计软件和制造晶片的工具的中国公司,限制它们从美国获取投资资金和技术知识。美国、日本和荷兰在这些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政府则在努力建立本土替代方案。

美国官员强调,有关行政命令旨在解决「最严重的国家安全风险」,而非扰乱跨境投资。路透社报道引述消息表示,新规定只会影响未来的投资,而不影响现有的投资。

该行政命令的文本称,赋权财政部长监管美企对「受关注国家」的投资,但没有指明是甚么国家。然而,在附件中,则有列出中国、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
外交部:已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称,美方限制本国企业对外投资,打着「去风险」的幌子在投资领域搞「脱断链」,严重背离美方一贯提倡的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决策,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将保留采取措施的权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美方执意出台对华投资限制措施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发言人指出,美方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限制美国企业对华投资,大搞泛安全化、泛政治化,其真正目的是剥夺中国发展权利,维护一己霸权私利,是赤裸裸的经济胁逼和科技霸凌。美方此举实质是搞逆全球化、去中国化。

官方新华社发表评论称,美方一方面接连派高官访华、表态无意对华「脱」,一方面却出台投资限制措施、阻碍中美正常经贸往来。自相矛盾的信号难见其缓和关系的诚意。

上海复旦大学国际研究院院长吴心伯认为,行政命令之所以被称为「史无前例」,一是它的涵盖领域扩大。如果说去年10月的限制政策集中于半导体和晶片,如今则扩展到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二是此前的打压主要瞄准技术、产品、设备、人员,这回美国则首次为限制对华投资而出台行政命令。

吴心伯认为,对中国而言,相关领域的美国投资可能有所减少,美国企业会采取更加谨慎的对华合作态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美国对华科技「脱」。「此外,行政命令实际上不仅事关投资方面的问题,还会产生联动效应,导致中美合作的其他方面受到影响。」相关社论文章见A6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