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国强:港仲裁调解成熟 强大立法框架支持

2023-07-12 00:00

两位前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及袁国强出席论坛。
两位前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及袁国强出席论坛。

(星岛日报报道)论坛亦请来两位前律政司司长袁国强资深大律师及郑若骅资深大律师,以及终审法院常任法官林文瀚等人,阐释香港为何是国际商业仲裁及调解首选地。法官林文瀚表示香港「拥抱多样性」,让双方有自主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争议解决方案,保障其法律权利,节省时间、金钱及精力。
 法官林文瀚:港「拥抱多样性」

袁国强认为香港的仲裁和调解服务非常成熟,有强大立法框架支持。郑若骅强调,香港作为法治社会,时刻利用创新思维及竞争力去满足市场需求,建议外国投资者直接来港亲自体验,不要只相信报章内容。
 

终审法院常任法官林文瀚阐述,交易双方有自主权去决定在哪一个仲裁地解决商业纠纷,仲裁可在诉讼进行期间同步持续进行,法官会督导及协助双方考虑调解,分析不同调解选项的利弊,但不会强制双方调解。此举可让双方面对面作出有意义的讨论,找出最佳解决方法,对双方百利而无一害。

林官提到区域法院于2018年开始案件管理过程中引入「协助和解」,以促进在民事诉讼中使用另类排解争议程序。司法机构现时正积极考虑把民事案件和解会议试验计画,推展至需处理更多民事诉讼的高等法院。

前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资深大律师表示,仲裁的法律效力与法庭裁决等同,由于中港两地相互执行仲裁裁决,仲裁程序当事人可在香港申请临时措施,作为伸张正义的工具,显示中港两地的司法互助独特安排,让香港在这方面胜于新加坡。
郑若骅指内地与港司法互助独特

另前律政司司长袁国强资深大律师亦指,香港的仲裁和调解服务非常成熟,有强大立法框架支持,收费透明,确保公平公正,保障成本效益,比其他没有仲裁法律的司法管辖区更胜一筹。袁建议双方在进行交易及签订合同前,应提早选择解决争议的方案及地方,达致「预防胜于治疗」。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