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论政经|保持国际化优势 吸引海内外人才

2023-07-11 00:00

​香港特区成立二十六周年,正是实践「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的中途。本届政府上任一年以来,面对众多挑战下,展现出务实为民的施政新风,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正面的变化。相信香港只要继续保持国际化优势,强化吸引海内外人才,配合「十四五」规划香港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角色和重要功能定位,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半场的前景将会愈来愈美好。

​踏入2023年,香港经济数据反映出愈趋强劲的复苏力度,首季GDP增长2.7%。根据香港大学一项研究的预测,第二季GDP增长将加快至3.8%,第三季更可进一步达到5.4%。访港旅游业和本地需求将是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少分析预期全年经济增长将达到政府预测上限的5.5%左右。
法治精神与多元文化

​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增长之势,是在香港不同行业出现人力短缺的情况下实现的,换言之,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经济反弹的力度或会更强。特区政府积极推出一系列「抢人才」措施,初步来看成效显著,吸引世界百强大学毕业生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画」,目标每年吸引3.5万人,但计画推出五个月已经批准约2.1万个申请,从整年来看,应该可以达标,甚至超标。

​一直以来,香港重视法治精神和自由市场原则,成功吸引各地人才定居发展,形成多元和包容的文化,并发展为国际化大都会,为城市注入源源不绝的活力,这亦是香港能与纽约、伦敦齐名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因素。今天,不少人担心人才流失会削弱香港竞争力,但笔者相信,只要坚守「一国两制」原则,保持对法治精神、自由市场和多元包容文化的重视,香港依然是对国际人才深具吸引力的大都会。

​香港继续发挥国家与世界的桥梁角色,无论在国家战略抑或香港长远发展层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十四五」规划就确立了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当中不少属新兴领域,如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等,将进一步巩固香港的国际地位,有助吸引更多元化的海内外人才,为香港注入更强大的活力,突破产业单一的局面,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民斌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