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徒开「找换店」呃值百万泰达币

2023-07-11 00:00

警员在怀疑骗徒租赁的店铺进行调查。
警员在怀疑骗徒租赁的店铺进行调查。

(星岛日报报道)虚拟货币诈骗案手法日益高明,有骗徒在商场租铺,扮作经营加密货币交易,继而在社交平台讹称高价收购,一名女子不虞有诈前往店铺交易,其间骗徒展示一大叠千元钞票,她遂按指示将近13万泰达币转帐至指定户口,此刻骗徒声称「人有三急」,让女方等待,结果一去不返,而留在店铺的百万元钞票,除了顶部和底部2张「金牛」是真钞,其馀均为「练功券」假钞。
摆出千张「金牛」  去厕所逃遁

据了解,受骗的30岁姓庄女子任职会计,在Instagram看到高价收购加密货币的帖子,打算用128040元泰达币换取港币100万元,并透过WhatsApp主动联络对方。骗徒答应后,她前晚应约前往尖沙嘴漆咸道南其士大厦商场地库一家加密货币交易店铺,其间骗徒将一叠千元钞票放在柜枱上。

基于有店铺、有现金,庄女未料是骗局,按指示将泰达币汇至骗徒指定的加密货币户口,当交易结束,骗徒藉词上厕所,要求女事主等候,骗徒最终一去不返,她始知被骗报警。警员调查发现,一叠1000张放在店铺的「金牛」当中,只有底面各1张为真钞,其馀998张为「练功券」假钞。

有附近商户表示,该店开业2个多月,平日未见有做生意,但有一名男子经常在店内。

852Web3顾问、虚拟货币专栏作家李思聪表示,近年本港虚拟资产政策等因素引导之下,虚拟货币圈子中的玩家愈来愈多,个人买卖虚拟货币不需持牌,所行模式为点对点(P2P)模式,一直属合法买卖行为。他指业界良莠不齐属正常现象,但本地亦有经营有年的高质素虚币买卖者。

李建议投资者选择前往规模较大的平台,及考虑C2C交易(点对点或人对人交易,意即用首选的当地货币、价格和支付方式,直接与其他在同一交易平台上的用户买卖加密货币),寻找成交量、好评率等指标较佳的交易者买卖,「走佬」机率较低。
建议用大平台或C2C交易

加密货币找换店加密豹创办人兼CEO陈小龙则指,买卖虚拟货币前,投资者可上网寻找一些场外交易(OTC)服务提供商的资料,例如其公司注册地址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具一定规模、负责人情况等。此外,他建议投资者可预先向找换店预约,尤其是找换金额较高时,及在须带备大量现金时保持小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